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宝马x3m x4m 宝马x3m40i汽车之家

2025-01-31 汽车知识
【摘要】:日前,市调机构J.D.Power发布了美国最受欢迎(MostPopular)豪华SUV前十榜单,雷克萨斯、奔驰、讴歌分占两席,奥迪、宝马、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各占

日前,市调机构J.D. Power发布了美国最受欢迎(Most Popular)豪华SUV前十榜单,雷克萨斯、奔驰、讴歌分占两席,奥迪、宝马、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各占一席。究竟谁才是美国消费者更喜欢的豪华SUV?答案即将揭晓。

注:受欢迎度排名基于2018年美国汽车销量数据产生,但文中介绍车型以国内版本为主。

10. 奔驰GLE(年销量46010)

奔驰GLE用了最新家族设计语言,梯形闪钻格栅、几何多光束LED大灯等元素将整车衬托得犀利有神,AMG套件、C柱游艇造型等又让它传承了老款的气质。

从上一代起,奔驰的内饰设计已经收获了无数消费者的认可,牢牢占据BBA头把交椅。进入奔驰GLE车内,连屏不出意料地盘踞在视觉重心位置,其周围铺陈的大面积皮质材料似乎在说,“选我准没错”。

2020款奔驰GLE共有两种动力组合可选,“350”车型搭载2.0T L4发动机,最大功率190kW(258Ps)/6100rpm,峰值扭矩370Nm/1800-4000rpm;“450”车型搭载3.0T L6发动机+48V电机,发动机最大功率270kW(367Ps)/5500-6100rpm,峰值扭矩500Nm/1600-4500rpm。传动方面,均匹配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和国内一样,美国市场也拥有奔驰GLE 350、450、43、63、63 S等多个动力版本(排行榜未将各车型的高性能版本单独列出)。全新一代车型发布后,老款GLE依然在售,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9. 英菲尼迪QX60(年销量47370)

QX60混动的前脸集结了大尺寸进气格栅、鹰眼造型头灯等流行元素,带给人霸气的第一印象。从侧面看,英菲尼迪独特的弯月形D柱与中网线条呼应,在一众七座SUV中独具韵味。

内饰设计上,QX60混动少了些锐气,多了分稳重,桃木饰板、四辐方向盘、大量实体按键算不上时尚,但好在能与车型气质相符。

QX60混动搭载由2.5L机械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72kW(233Ps)/5600rpm,峰值扭矩330Nm/3600rpm;电动机最大功率15kW(20Ps),峰值扭矩160Nm;工信部油耗7.9-8.3L/100km。传动方面,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可模拟7个挡位。

美国市场上有搭载3.5L V6发动机的QX60非混动版本,提供前驱、四驱两种驱动方式以及PURE、LUXE两种配置。QX60与日产Pathfinder共享平台,后者目前尚未引进国产。

8. 讴歌MDX(年销量51512)

讴歌MDX混动的前脸棱角分明,钻石造型中网的放射状造型非常有力量感,LED灯组自带珠光宝气特效,一条棱线贯穿发动机盖中央,成为了一条鲜明的对称轴,尽显对称之美。

同外观一样,讴歌MDX混动的内饰也用了对称式设计,中央的双屏布局颇有年代感,可能会让熟悉本田的朋友想起九代雅阁。

讴歌MDX混动搭载3.0L V6发动机,配合与NSX一脉相承的三电机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92kW(261Ps),峰值扭矩296Nm。电动机最大功率89kW(121Ps),峰值扭矩294Nm。传动系统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用按键式换挡机构。

讴歌一直深受美国人民喜爱,这与国内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讴歌MDX是一款略带跨界风格的七座SUV,国内目前只有混动版本,而美国可以买到搭载3.5L V6发动机的车型。

7. 凯迪拉克XT5(60565)

XT5的外观延续了凯迪拉克惯用的钻石切割设计,盾牌造型的进气格栅平直有力,星瀑式大灯被车迷亲切地称为“泪眼”,辨识度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内饰方面,XT5同样继承了对称设计风格,浓浓的美式豪华感扑面而来,大面积的皮质及软性材料带来触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动力方面,2020款XT5搭载带有可闭缸技术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77kW(241Ps)/5000rpm,峰值扭矩350Nm/1500-4000rpm,具备“四缸高性能模式”、“四缸经济模式”和“两缸超经济模式”。传动方面,匹配通用与福特联合开发的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出自通用,XT5是整个榜单中“美味”最为纯正的车型。国内拥有可变缸技术的2.0T发动机数据不错,燃油经济性也有保障,但美版的3.6L V6发动机显然更exciting。

6. 宝马X3(年销量61351)

双肾+天使眼,宝马X3还是我们熟悉的“蓝天白云”风格。近年来,以BBA为代表的车企都开始推出不同的套件版本,让消费者能买到更符合个人审美的车。

新一代宝马X3的内饰布局简洁自然,与5系的风格比较接近。用料方面,用大量皮质包裹,质感和上代车型相比有很大进步,终于获得了抗击竞品的勇气。

动力方面,宝马X3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三种调校版本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35kW(184Ps)、165kW(224Ps)、185kW(252Ps),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传动方面,依然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华晨宝马生产的X3均搭载2.0T发动机并配备xDrive四驱系统,而美国消费者可以买到后驱的X3 sDrive30i和搭载3.0T L6发动机的X3 M40i,后者的起售价是令人“柠檬”的55900美元,约合人民币39.52万元。

TOP10-TOP6:奔驰GLE等

5. 雷克萨斯NX(年销量62079)

虽然雷克萨斯源于丰田,但它可是先在美国卖,后来才引入日本国内的。雷克萨斯NX拥有家族化纺锤形格栅,与两侧的LED大灯和L形日间行车灯搭配起来毫无违和感。它的起售价为29.80万元,是TOP 10里门槛最低的。

雷克萨斯NX的内饰设计较有层次感,悬浮式屏幕、空调出风口、石英钟、实体按键等区域的布局错落有致。在运用大量皮质材料营造豪华氛围的同时,车厢内还有多处金属色点缀,增加视觉亮点。

雷克萨斯NX共有三种动力供消费者选择,分别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2.0L涡轮增压发动机和2.5L发动机+电动机混合动力系统。传动方面,燃油版匹配CVT变速箱或6AT,混动版则为E-CVT变速箱。

上一代雷克萨斯产品会被认为“没个性”,而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的车系也算回应了以往的批评。雷克萨斯NX看起来就像更迷你、更运动的RX,加上售价更低,它似乎比后者更适合年轻人。

4. 讴歌RDX(年销量63580)

看过前面的MDX,再看RDX,你就会发现讴歌这个品牌的外观升级之处,用钻石切割设计的五边形中网更精致,结构清晰的大灯看起来也更有科技感,设计激进但又不会让人反感。

讴歌RDX的内饰氛围可以用“素雅”来概括,对称的布局和黑/米混搭的配色显得简单而干净。作为一款2018年年底上市的新车,讴歌RDX内饰唯一的“槽点”大概就是没有全液晶仪表盘了吧。不过日系车都这样嘛,淡定。

RDX搭载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5kW(265Ps)/6500rpm,峰值扭矩380Nm/3000-4000rpm,动力参数可以说是傲视同级。传动方面,RDX是同级别首款使用10挡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

讴歌RDX属于那种看上去低调,实际上很有内涵的车。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广汽讴歌发布了RDX A-Spec(概念版),新车换装A-Spec运动套件,而美国消费者已经可以买到这款车了。

3. 奔驰GLC(年销量629)

奔驰GLC的前脸设计与C级有很多相似之处,大尺寸的星辉标志和粗壮的镀铬饰条带来了力量感,银色包围和两侧的通风口看起来也是非常犀利。

进入车内,奔驰GLC的内饰延续着经典的设计风格,虽然没有用奔驰最新的贯穿式屏幕设计,但在细节处理和整体科技感方面的升级还是非常直观的。

2020款奔驰GLC换装了新的高/低功率版本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高功版最大功率190kW(258Ps)/6100rpm,峰值扭矩370Nm/1800-4000rpm;低功版最大功率145kW(1Ps)/6100rpm,峰值扭矩320Nm/1650-4000rpm。传动系统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仍为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目前,国内的奔驰GLC换上了MBUX系统、M264发动机,通过在外观、内饰配置方面的进一步优化,中期改款后的它已然更具竞争力。在美国市场,我们能看到装配全黑套件的Night Package版本,希望未来能够引进国产。

2. 奥迪Q5(年销量698)

听说有人觉得国外“只有BB没有A”?Q5L实力打脸。Q5L拥有矩阵式大灯、六边形进气格栅等家族化元素,轮拱上方弯曲的发动机盖线条让它褪去了老款Q5身上的商务气息,变身运动的“小Q7”。

Q5L的内饰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以铝饰板、镀铬条等为重心,整体风格与A4L、Q7等车型保持一致,十分清爽。在奥迪擅长的“科技感”方面,我们能看到被称为“虚拟座舱”的大尺寸全液晶仪表盘。

动力方面,奥迪Q5L搭载大众看家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低功率版最大功率140kW(190Ps),峰值扭矩320Nm;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85kW(252Ps),峰值扭矩370Nm。传动方面,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被更换为7挡双离合变速箱。

早在2016年的巴黎车展上,奥迪就发布了海外版Q5,所以国内的Q5L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不过轴距加长88mm也算值回票价。一汽-大众奥迪一般用运动型(S-Line套件)之类的词来区分外观风格,国外则是Premium,Premium Plus和Prestige。

1. 雷克萨斯RX(111636)

对于雷克萨斯来说,夺得美国豪华品牌销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2020款车型上,雷克萨斯RX首次推出加长版车型——450h L。除此之外,新车在外观上与之前并没有太大差别,还是标准的“雷车”模样。

雷克萨斯RX的内饰整体上沿用了之前的设计风格,升级的重点是12.3英寸触控屏、百度CarLife、Remote Touch等与人机交互相关的配置。

在动力方面,2020款雷克萨斯RX提供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3.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前者最大功率170kW(231Ps)/5200-5600rpm,峰值扭矩350Nm/1800-4000rpm,而后者的综合最大功率为230kW(312Ps)。传动方面,燃油版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混动版配备E-CVT变速箱。

五座+七座,涡轮+自吸,凭借在占领细分市场方面的不懈努力,雷克萨斯RX荣登美国豪华SUV销量排行榜首位。雷克萨斯RX美版车型和国内在售的版本并没有太大差别,配置级别设置也非常相似。2018年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量164707,其中雷克萨斯RX占比19.4%。

第五台车,说说我和宝马Z4 M40i M运动性能版的故事

本期投稿来自一位广东430i车主,作为一款小众宝马的车主,一定对于个性鲜明的宝马有着更强烈的喜爱,所以就M2雷霆版以及Z4 M40i两款售价相同的车型做了一次自己的评价,同样这两款车的你,看完后会有多少认同呢?

——编者按

如果让你猜一辆宝马:双门,3.0T直六,63.38万。对于Bimmer而言,这不算难,然而答案却并不唯一——有M2雷霆版以及Z4 M40i,正是这两部名字中都带M的宝马,通过几个共同点巧妙地连系在了一起,并在我脑海中激烈碰撞,激发出我对宝马性能车的一番深刻思考。

虽然同为宝马性能车,但M2雷霆版(以下简称M2C)是M Power家族成员,而Z4 M40i则归属于M Perfomance产品序列。M Power是彰显赛道竞速基因的宝马性能车标杆,拥有最强大的动力,性能和极致精准的操控,历来被誉为宝马之魂。

相比之下,M Perfomance的认知度却不那么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在国内市场投放的车型相对较少,例如V8的M550i和M850i就没有引进。事实上,M Perfomance不能粗暴地理解为M Power的低功率版或降频版,而是在保证强大性能的同时取偏舒适向的底盘调教和驾驶手感,3.8秒破百的豪华旗舰M760Li便是代表。

除了调教取向和动力性能的差异,即便是在共同点上,M2C与Z4 M40i两款车也是求同存异,“异”在“同”中。均为双门车身,都属于跑车一类,M2C是基于轿车底盘打造的双门四座硬顶轿跑,Z4 M40i则是双门双座敞篷的纯种Roadster跑车。

M2C与Z4 M40i都搭载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但不同之处是M2C用的是M4同款的S55发动机,但是功率调教比M4稍低一些,搭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能够爆发出410匹马力,最大扭矩550牛米,破百4.2秒。

Z4 M40i则搭载了宝马极具代表性的B58发动机,这颗强大的心脏同时被广泛应用在540i,740Li,840i以及X5,X6,X7等高端车型上,最大马力340匹(受限于排放法规,稍低于国外版本),最大扭矩500牛米,虽然在其它车型上仅仅是恰到好处,但得益于Z4轻巧的车身,零百可以做到4.5秒,单是这个漂亮的数据就足以证明其性能车的身份。

M2C和Z4 M40i毫无疑问都是风格极其鲜明的两款车,只靠点对点找不同的机械式对比,必然无法尽窥其中的精髓与风华。惟有走近彼此,秉着发现的眼光,多加体验和思索,方能一览两款风格迥异的宝马性能车当中的无限奥秘。

无关乎舒适,这是极致玩家的选择——M2C

一提起M2C,可能有的人会问道:究竟怎样的人,才会以70多万元的落地价去买一辆轴距短,空间小,又吵又颠的小跑车?按照现在的终端优惠力度,加个几万块,又大气又舒服又有面子的730Li不香吗?

因而,M2C的车主和潜客便成了一群独特的存在,他们当中有凑钱借钱按揭也誓要拿下的宝马真爱粉和性能控玩车党,也不乏纯粹买来玩,使劲儿造,不心疼的实力玩家。不管跨度多大,他们都追求极致的驾控乐趣,无愧于驾驶者三个字,而他们的选择,也恰好验证了M2C的魅力所在。(引申出一个问题:部分车主开了一段时间后受制于自身腰部肌肉的耐久度和驾驶技术不足,受不了M2C的硬核,所以现在二手车市场上想要很快地收一辆很新的M2C并不难)

曾几何时,M2在市场上的口碑毁誉参半,因为TA很快,而且是最便宜的,离Bimmer们最近的M Power,但同时却是一辆没有“恶魔耳”的M Power,是一辆不够硬核不够烈不够冲的M Power。

然而,就在18年的初秋之际,M2C来了,TA带着M4同款S55发动机走来了。那“失而复得”的M Power家族标志性的“恶魔耳”后视镜,加上如同大哥M4一般激进的底盘调教,不知让多少车迷欢呼雀跃。

相较于普通版M2上设计保守的运动座椅,M2C则升级到了和M4基本一致:两侧的腰撑更加突出,新增的肩托向外延伸,夸张的造型完美融合了激烈驾驶时的所需的实用性,正中心的M2徽标再度彰显了其M Power血统的纯正。

在近些年的性能车和超跑上,机械手刹已不多见,然而这在M2C上得以保留。在电子手刹普遍应用,电子系统越发先进以至能帮助漂移的当下,机械手刹的式微是大势所趋,但这种稍显固执的留存,何尝又不是一种沧海遗珠式的浪漫呢?衬以并不多见的编织质感碳纤维饰条,不禁令人感叹其别样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M2C的内饰及座椅只有黑色,虽看似单调乏味,实则以简约的方式凸显了硬核的运动气质。可别忘了,性能车的祖宗那一辈,可是清一色的纯黑风格内饰啊。另有蓝色和橙色缝线可选,可以和M2C独有的长滩蓝和落日橙车漆相呼应,也算是个性化的体现。

就配置而言,还是有不小的加装空间的,除了M复合高性能卡钳,大多属于舒适性配置,对于这样一款本就不是舒适取向的硬核性能车而言,没有什么选装的必要性。实际上,一般的现车都会选装好后视摄像机和哈曼卡顿音响,这倒是比较人性化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敞篷车梦——Z4 M40i

说起Z4 M40i,敞篷是绕不过的。这一代的Z4将上一代的硬顶改为软顶,一个显著的好处是后备箱空间不再被折叠起来的硬顶占用,实用性大大增强(不信就去看看敞篷M4的后备箱空间吧,硬顶收起来之后小到估计只敢拿后排的座位来放东西了)。

此外便是老生常谈的所谓“敞篷车是结构黑洞”,的确,无论是硬顶还是软顶,车身刚性和抗扭强度不足所导致的操控缺陷仍是敞篷车永远的痛,但别忘了,即便如此,Z4 M40i还是在纽北跑出了7分55秒的好成绩,是真的瑕不掩瑜。

后备箱空间足够日常使用,开闭手感十分轻盈

Z4 M40i这款3.0T六缸车型和其余的2.0T四缸车型相比,在10多万的价格差内,M40i不仅多出了哈曼卡顿音响,HUD,无线充电和座椅加热等多项实用的高级舒适配置,还升级成了3.0T六缸340匹马力的B58发动机,马力几乎翻了一番,刹车和底盘也进一步优化,并且已经没有多少选装空间,其性价比之高显而易见。

车灯的新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多变,从正面看去略显呆萌,侧看则棱角分明,修长的灯体向上向后延展,凌厉而不失优雅,尾灯显出强烈的立体感,和8系尾灯异曲同工。

铈灰色饰件,还覆盖在后视镜罩和进气格栅包围上

扁平的双肾进气格栅和M包围,搭配19英寸双辐式双色铝合金轮圈和M Perfomance车型独有的铈灰色饰件,显示出Z4 M40i独特的辨识度和力量感。

不同于以往装饰的“鲨鱼腮”,这是实打实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内饰的设计和用料都极为精致,哈曼卡顿音响的扬声器以大小两个立体三角的形式被巧妙安装在车门内侧,车门板的线条和布局简洁而立体,红黑混搭锦上添花。

座椅样式设计感突出,有多种颜色可选,搭配上M三色条纹安全带,视觉上更具活力,区别于M2C的硬核运动风格。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座椅上配备了手动式多级可调的腿托(M2C上没有),对于像我这样身高不足170的人而言,不需过度前调座椅便可找到合适坐姿,敞篷驾驶时可以优雅从容,非常人性化。

熔岩红内饰和雪山白的外观十分搭配

中控台和仪表板是Z4独有的设计,不和其他车型共享,简洁是其最大的特点,触手可及,简单易用。

与同级别的捷豹F-Type相比,后者也是以驾驶者为中心而设计的中控仪表板,但其副驾一侧非常单薄,Z4上则有非常立体的几何设计,在彰显宝马一贯的驾驶者之车设计理念的同时,近乎完美地兼顾了各方面的平衡。

两款风格迥异的宝马性能车,其内外各处设计无不体现并完美契合了各自的运动特质,M2C是硬核的赛道竞技机器,Z4 M40i是更像一部同时具备品致格调和强大性能的兜风车。

两款车的售价一样,上市时间也仅仅相差半年多,但是M2C是对M2的一次全方位升级,可以被视作是对M2作为M Power家族成员的正名(以前总有人说M2不是真正的M Power),时至今日,也已经到了产品周期末期,等这批的印记限量版卖完,就要等下一代了。

Z4 M40i则是脱胎换骨的大换代,在某种程度或许也代表着宝马性能车未来的发展大方向:在保证强大性能和驾控乐趣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增强舒适性,提高对驾驶者的友好度,吸引更多的性能车玩家。

M2C是宝马性能车时代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Z4 M40i更像是扮演了一个继往开来的角色。那么如果你有60多万,你会在两者之间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写在最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性能车梦,也有一个敞篷车梦,虽然Z4 M40i的出现能够同时满足,但真正的喜欢,更可能是唯一,因为唯一,才会有极致的追求,所以无论选择M2C还是Z4 M40i,都是向着两种梦奔跑的。但回归现实来看,入手一台Z4 M40i的确要更加拉风,舒适度也更加突出,加上更新的iD7车机系统,车内氛围,这些则能不令人心动呢?

同样的价格,你选择M2C还是Z4 M40i?

请留言?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特的外表,稳固的内在,2019款宝马Z4 M40i M运动性能版

男人嘛,从小就喜欢车?忘了是什么时候就开始有看汽车之家的习惯,反正至少是看了10多年了。特别是每次买车之前,都是无数个夜晚的煎熬,刷论坛,看车评,有事没事都要刷一刷。Z4是我买的第5台车,是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6缸车,其实也是因为这台6缸车的性价比还算比较高,折扣也有点小惊喜,所以才选它。?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想买台车给老婆上下班开开,自己也圆圆跑车梦,开始也就预算10来万买个2手TT,后来。。。。。。严重超预算,终于发现本想买台自行车最后提了台奔驰回家,这种故事还是真的有可能会发生。?开了两天,说说感受吧,车子很拉风回头率很高,点火瞬间的声音很有气势,动力没试,没使劲踩油门,毕竟是新车,等磨合一段时间再回来聊聊。车机系统挺好用,走不平的路是要比SUV颠,但还能接受,异响目前还没发现,希望也不要有吧,我挺听不得异响的。?才开两天,也没有太多的使用心得,等后期有时间再认真写写吧。?有没有Z4的车友群,麻烦朋友们拉一拉我进群,谢谢。?最后发一些我和我的车的照片吧,希望大家喜欢?今天开车出去兜了一天,100多公里,说说感受吧?1、这车低速的时候拖拽感挺强的,一收油就会有,上次看过一个车评,说是这代的3系也是这样,你们的车也这样吗??2、开门的时候需要先拉开把手,等窗户降一点再拉开门,要不是会有点刮顶棚。?3、我这台车雨刮好像有点问题,刮的时候有点跳动,几万块的车都不会出这个问题,今天已索赔,需要调货?4、今天下大雨,这车隔音其实还可以,还能接受。有一段路在修路,我过完水,突然前刹车出现很刺耳的异响,初步判断是前刹车。旁边的人都回头看我,很是丢人。停车后给销售打电话,说是让我打宝马的客服,可以免费拖车。打客服后,找了个技师跟我说,应该是刹车盘和后面的铁皮中间进小石子了,让我前后移动,同时打方向盘,看看是否能弄出来,后来整了半小时,终于出来了。这个希望大家注意,以后遇到这个情况不要慌,当时声音真的很刺耳,非常的大。我开了这么多年的车,都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不知道算不算是设计缺陷。?5、轮胎问题,这车轮胎的胎面比较软,有小石子很容易就扎进去,还有就是平时开的时候,路面不平一定要慢点,经常高速过坎这种轮胎很快就会鼓包。?6、下雨后车比较脏,下车要注意,门槛容易弄脏裤腿,如果门是全包围式就好了。?7、有个防止跑偏的功能,刚开始有点不习惯,60公里时速后自动启动,有时候压虚线时候会把你拽回来,有时候不太理解你的意图,会吓一跳,需要慢慢习惯

早上出门转转,顺便检查一下顶棚会不会漏水[偷笑]

这屁股。。。。。。啧啧啧,

仪表盘左上角这个绿色标志,需要适应

这里特别容易蹭脏裤腿

蓝色卡钳,帅不帅

刹车盘和后面的这块铁皮中间卡入小石子,产生异响,这个真是第一次遇见,估计两个距离太近了

哈弗H3?汽油4驱,陪我去过西藏、新疆,现在车况还是很棒

千万不要小看发现神行,这车目前性价比真的挺高,四驱系统在城市SUV里算最强的,这种地方试问有几台城市SUV能轻松上去,而且在这种姿势停车拍照的时候5个门都能顺利打开和关闭,这车身强度,真的没得说。还有就是说路虎小毛病多的问题,真的没什么问题,我这台车4年多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别再黑路虎了。

7座车,两家人出行正好

沙滩上救援

这里是不是很美啊,住了几天都不想走了[偷笑]

与宝马X3 xDrive30i领先型相伴一年了,来发个改装和保养的报告!

每个人对汽车都有着不同的情怀,有人喜欢轿车,有人喜欢SUV,有人喜欢跑车,而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喜欢跑车的人还是居多的,对于那些豪华跑车,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但宝马旗下的Z4跑车,我认为性价比超高,可以实现很多人的跑车梦,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宝马Z4这款敞篷小跑车,他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

目前2019款M40i?M运动性能版的Z4二手车价格在60万左右,喜欢这辆小钢炮的朋友们赶紧下手,心动不如行动。

想要六缸后驱敞篷跑车的人,抓住Z4这个最后的机会吧!

不知不觉时间过的好快 记得去年差不多五月十号提车,到现在儿子都出生三个月了。这一年蓝胖子带我翻山越岭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差不多一年跑了21000公里,后面暴力驾驶居多,最快到过240 经常地板油,0-100目前弹到过6.55秒 比官方数据快一些也就知足了。目前综合油耗在9.4,等夏天再跑几次长途就又下来了,综合油耗最低到过8.5。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过什么质量问题,当初选车的时候觉得28i挺好,后来越看越觉得30i适合我,主要考虑的就是动力因素,毕竟动力就像存款,可以不用但绝对不能没有、而且30i是运动型变速箱 和28i在变速箱上也是有区别的,估计更适合暴力驾驶 事实证明252马力开起来真的很爽 弹射模式真的是感觉被踹了一脚冲出去。作为老车主,更新换代实在太快,特别是30i车主今年更是增配了四五万的选装,ID7系统 最新液晶仪表 20寸轮毂 HUD抬显 座椅加热 增强驾驶 胎压监测 无线充电 都是我30i老车主没有的 后期加装这些东西价格会更高 唯一我有你们没有的可能就是液晶钥匙和雾灯了。啰嗦了这么多 说说优缺点吧,优点还是动力和操控了 隔音也不错 动力随叫随到 推背感足 后段不虚 但是加速到230码以后就明显的感觉加速迟缓 因为目前用的是倍耐力PO 抓地力很不错 过那种高架桥的U型弯可以58-60的速度过弯 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喜欢开着它跑山 真的是要多爽有多爽 就是那种过弯的感觉 给你无限信心。作为252马力的SUV两万公里的综合油耗在9.4 我是很满意了 其实和开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走环线就用eco模式 空档怠速滑行 真的很好用。还有就是冷启动的声浪真的是爱了 刚开始选X3就是为的是启动的那一刻的声音 电子阀门开启 还有运动模式下踩油门的会火声 踩油门会比普通模式低沉 宝马的电子阀门在3000转以后和运动模式下是开启的 平时不开启是为了不损失低扭 说到缺点的时候 我现在一直在琢磨 回想这一年遇到了什么不足 之前开始觉得X3硬 其实和胎压有很大关系 驾驶室的门边有胎压标准 前轮2.2 后轮2.4 满载2.7 觉得车硬的车友胎压调到2.2 2.4 相信我 会有惊喜。终于想到了不足的地方,这款X3会缺冷却液 我记得提车的时候冷却液在冷却液壶上方刻度颜色肉眼可见 后期差不多半年左右已经肉眼看不见冷却液了 多多少少会有消耗 应该和激烈驾驶高温有关 也不是大问题 到4s店补一些就好 因为在新疆 冬天都在零下十几到二十度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颠簸路面会有些异响 但是夏天就没什么事了 还有就是前挡真的很脆 稍微一个小石子就会留下印记 还有车友们常见的低速顿挫 其实我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 这个是真的要分脚法 不能在低速的时候瞬间松油门 瞬间松油门就会顿挫 要缓慢撤油 闷一点油门就会很平顺了 开久了就慢慢摸索习惯了 已经再想不出还有啥缺点了 后期发现什么再说吧。 改装了20寸锻造 AP9560 前380 后370 加装了无限充电 全屏CarPlay Blox锻造螺丝 胎压监测 主动进气格栅 M40I套件 其实M40I还差后视镜壳才凑齐全套 但是一对后视镜壳得7000多 一个就三千多觉得有点不值 副产的又不想用 就没有上 动力上没有做提升 就换了BMC高流量空滤 目前0-100 6.5秒也还好 后期打算上JBOM头段 大中冷 刷一阶 差不多也就毕业了 暂时想说的就这么多 上图吧。

一步步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最帅的角度

和好朋友一起野炊

去了趟4s店洗车[偷笑]

还没有提车的时候静静的等待着

刚做完PDI

哈哈 你已经属于我了

加装主动进气格栅

各种拆

完工

参加车友聚会

做活动咯

摆拍

进山进山

气势不错?

我们大美新疆

集合集合

下车拍照

嗯 下山路跑出来的 哈哈

赛里木湖边

蓝台白云配蓝天白云

独库公路边

一血 有车衣真没事

只是卡扣掉了 都没断

二血

也没啥事 就是车衣烂了 赔了我5000多补车衣

最喜欢的干邑色 清爽。

加装无线充电板

完美

加装胎压监测

我老婆开调好位置后排二郎腿没问题

哈哈 冻的流鼻涕了

9.2的综合油耗

哈哈哈 我的大鲍鱼

275的胎

有人问我我的车都是在哪弄的 乌鲁木齐的车友可以导航SDR汽车文化中心

20寸的胎去越野 哈哈

完美侧面

我是11000进行的首保 换下来的机油巨干净 这次19500进行的保养 原厂的油市区跑跑买菜还行 性能的话就算了 先用8100XMAX试试 首保用的原厂0-40 这次换下来要比原车出厂的机油脏一些

出厂的机油跑了11000公里还挺干净 首保的0-40机油8500公里就不行了 明显的衰减 噪音变大 没有当初顺滑

两个BMC替换 新旧对比 差不多用了五千公里吧 不是太脏 一直认为只有空滤干净 机油质量才会好才会干净

跑了19000的火花塞新旧对比

车友们 其实火花塞跑三万公里是没问题的 我提前检验了一下 因为自己是强迫症 想让车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所以就换了

换完机油 换完火花塞 加完98 弹到6.55

连弹四次 热衰减了

油耗吧 六毛多 一箱油市区差不多能跑六百公里 还行

再给你来一箱98 提车的时候98 8.46 现在6.46 喝得起了 哈哈。

最后 这一年谢谢你 辛苦了媳妇。

最后的最后 感谢米东燕德宝宝马店的大力支持 每次去燕德宝都跟回家一样 感谢市场部张总每次去都特别的热情 感谢我的专业销售顾问杨华 从始至终真正的用心贴心的服务 能给我争取的竭尽所能的争取 和哥们一样。

感谢维修组的云龙兄和陈师傅力所能及的帮我解决问题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车也不会这么完美。感谢售后顾问李超每次耐心的陪我 感谢客服的沙经理 每次过去都很热情 哈哈哈 我好厉害 能记住这么多可爱的你们。

售价飙到80万?丰田Supra国内到港,更拉风的宝马Z4不香吗?

之前给大家分享了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Viper,跟它大刀阔斧的粗旷不同,来自大西洋另一岸的宝马Z系列,刚刚过了30岁的它一直以来都给世人提供了恰到好处的小资二人世界,可以说Z系列是宝马品牌旗下最有趣的车系之一,它的故事要从二战之前说起。

二战之前,宝马生产了名为328的双座敞篷跑车,战争让全世界的汽车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陷入了停滞。1940年,328停产。战后,宝马打造了旗下第二款双座敞篷跑车507,它停产之后的30年里,宝马再也没有生产过这样的车型,直到1989年由BMW?Technik?GmbH这家宝马的子公司研发的Z1问世。

为什么会用Z这个字母命名这个车系?一种说法是宝马的子公司都有一个由双字母组成的代号,BMW?Technik?GmbH的代号是ZT,所以它研发的第一款车就被命名为了Z1。另一种说法是,字母Z代表了德语单词Zukunft,意思是未来。更加广为人知的说法是后者,但是前者才是宝马原本的想法,不过它们也并不在意。

1989年开始生产的Z1其实原本并没有要量产的,可是架不住世人对它的渴望。170马力的2.5升六缸发动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引人注目的是可以缩进车身内的车门,在满足当地法律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将车门开着行驶。作为原本是E36悬架测试的试验车,Z1搭载了多连杆后悬架,甚至还拥有底部空气动力学装置。Z1的生产只持续了三年,到1991年共生产了8000辆,81%的销量来自德国本土。之后的四年里,宝马没有生产任何Z系列的车型。

1995年,宝马开始生产Z3,在皮尔斯·布鲁斯南首次出演詹姆斯·邦德的《007:黄金眼》中赚足了眼球,不过它并没有给邦德粉包括批评家留下什么好印象。在南卡罗莱纳的Spartanburg工厂生产的Z3最初只配备了1.8升和1.9升的发动机,虽然不大的发动机给Z3带来了出色的操控平衡,可是它的动力却只有可怜的140马力左右。为此,后期的Z3增加了超过230马力的六缸发动机。

Z3还衍生出了硬顶版本,车身结构的改变让它拥有了更好的车身刚性,不过它的外观并未受到普遍的赞赏,甚至有人给它起了小丑鞋的绰号。宝马的M部门还基于Z3打造了Z3?M,于19年开始销售,3.2升的六缸发动机能够爆发出超过320马力的最大功率。之后的五年里,尽管这辆小资跑车并不能完全彻底地驾驭这台发动机,不过再也没有人抱怨Z3动力不足了。

Z3还没有停产的2000年,宝马开始生产另一款Z系列的跑车Z8,这是市场上唯一同时销售两款Z系列跑车的时代。Z8是概念车Z07的量产版,在众多潜在车主还不能拥有它的1999年,Z8在**《007:黑日危机》中就已经成为了邦德的座驾,虽然最终的结局非常惨烈。Z8搭载了当时M5的发动机,最大功率400马力。期待它是一款优秀跑车的人当时很失望,因为Z8是一台出色的GT。无论如何,Z8的地位和价值是任何一款Z系列跑车都代替不了的。

2002年开始生产的E85?Z4我认为是克里斯·班戈的巅峰之作,也是所有Z系列跑车里最好看的一款。E85的成功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丰富的发动机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2.0升的四缸以及2.5升和3.0升的六缸发动机都出现在了E85上,普通版本的车型最大功率已经达到了265马力。如果你还不满足,M部门也没有闲着。

Z4?M于2006年开始销售,它使用了代号为S54的3.2升六缸发动机,虽然后期的Z3?M也搭载过S54,但它的最大功率只有325马力,而Z4?M则是跟E46?M3同样的343马力。E85?Z4是所有Z4车系中销量最高的一代,从设计、动力、销量各个层面来看,E85都是最好的一代Z4。诞生即巅峰的它,让下一代E89亚历山大。

开始生产于2009年的E89?Z4,是Z1之后第一款在德国而不是美国生产的Z系列车型,它也是首款由两位女性设计的宝马车型,Juliane?Blasi负责外观,Nadya?Arnaout内饰。从E89开始,后来的Z4不再提供硬顶版,E89只有当时很时尚同时也为了迎合用户需求的硬顶敞篷版。它也没有M车型,最强劲的发动机是代号为N54的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比E85?Z4?M稍低,340马力。综合来看,E89?Z4算不上有多成功,以至于这个车系还会不会延续下去都成了疑问。

还好,答案最终是美好的。面对市场对双座敞篷跑车日渐萎缩的需求,宝马和丰田的合作让Z4得以延续。2018年,G29?Z4开始生产,车身结构换回了Z系列传统的软顶敞篷。在这一代Z4上,宝马给它赋予了Z4车系有史以来功率最大的发动机,根据市场的不同,代号B58的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爆发387马力的最大功率。这样的动力参数已经让它超越了标准版的M2,因此宝马官方表示G29?Z4同样不会有M车型。

把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在售的六缸后驱敞篷跑车过一遍筛子之后会发现,只剩下Z4和911这最后的两棵苗了。后者一百多万的售价显然离我们远了点,经销商优惠之后60万元左右甚至不到60万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款标配限滑差速器的六缸后驱敞篷跑车,我不知道这是还是悲哀。

SLC/SLK车系已经终结;F-TYPE目前在国内售卖的六缸敞篷版本只有四驱,进入产品周期中后段的它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像TT一样变为电动化产品;718?Boxster的六缸版本并没有被引入国内,下一代产品不出意外也应该会进入电动化;Supra肯定不会有敞篷版;400Z的敞篷版会不会有还处于未知状态,而且这个车系被引入国内的可能性估计也不大。所以,虽然G29?Z4?M40i可能比不上我心中最好的Z4——E85?Z4?M,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拥有六缸后驱敞篷跑车的执念,它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抓住它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 BMW Z4 M40i vs. 2020 Toyota Supra-异母兄弟译

很少会有跑车可以像宝马Z4和丰田Supra这样备受关注,两台车共享了平台和大量零部件,宝马G29?Z4已经上市,而前一段时间有网友爆料称丰田Supra平行进口车已经到达国内!

曝光的到港Supra

全新Supra的外观设计是从FT-1概念车中汲取灵感,和宝马Z4敞篷版的设计不同,丰田Supra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气场。小编个人觉得丰田Supra的侧面和尾部线条比宝马Z4更具肌肉感,车门和后轮拱处上方更显力量感。

全新丰田Supra搭载宝马的B58TU(B58B30M1)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国内上市的Z4?M40i一样为340马力,变速箱也和Z4一样为ZF第三代8HP系列8HP51。而在北美上市的宝马Z4M40i搭载的是B58B30O1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382马力,而全球上市的六缸Supra统一为340马力。

2.0T?Supra官图

不久前官方公布了2.0T丰田Supra的官图,这款车型搭载了宝马B48引擎,258马力、400牛·米。如果正式引进的话,和宝马全新G29?Z4相比,你会怎么选择呢?悄悄告诉你,据网友爆料称,3.0T丰田Supra的售价或已飙到了80万,而国内正规引进的宝马M40i售价是63.38万元。

全新Z4的魅力在哪?

进化,进化,再进化!宝马家族标志性的设计元素在新一代G29?Z4上都得到了非凡的进化。软顶机构可以在时速50km/h之内全自动闭合,短短10秒你就可以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速度之快使其击败了i8?Roadster开关顶篷的15秒成绩,而成为至今BMW中敞篷最快的车型。

依小编之见,宝马“更加均衡”的造车理念在G29?Z4上也同样适用,Z4可以将品牌、设计、动力、底盘平衡到一起,而且还可以敞篷,这是宝马对小众双门双座敞篷车的最新诠释。仔细想想宝马的历史,你会注意到,不管政治或全球经济如何变化,宝马都会适时提供一款双座敞篷跑车?。

然而并非所有的跑车都是相同的,有些是天生的创新车型,如宝马Z1;有些是潮流引领者,如宝马Z8。宝马的跑车历史上从未有过比Z4更成功的车型,虽然Z1、Z3或Z8都足够优秀,但如今Z4已经延续到第三代了。

宝马既然决定Z4车型的延续,就说明了这台车带有客户的关注度以及他们想要的东西。虽然上一代E89?Z4的市场反响没有很大,但它是一款真正能与其他车型区别开来的车,汽车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跨界车和SUV,投资一辆可能不太受关注的车型似乎很疯狂。

平心而论,打造一台E89?Z4的继任者并不容易,宝马也知道这台继任车型的成本并不低,所以从一开始开发新车型就找来了合作伙伴:丰田。宝马和丰田已经在很多领域合作了,丰田也需要有一个硬核车型,以满足忠实粉丝的需要,那就是Supra。Z4和Supra的尺寸大致相似,所以两家车企才决定共同努力,让两辆车都能恢复生机。

宝马G29?Z4是一台近乎完美的跑车,在某个晴朗的天气,开着它去海边兜风再合适不过了,它不是必需品,但它能带给你前所未有的体验,宝马仍在努力让我们感受像G29?Z4一样能提供简单生活乐趣的跑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很多消费者想要拥有这样的驾乘体验。

Z4和Supra,你会怎么选呢?

我选敞篷更拉风的Z4!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BMWSKY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轻度改装的Z4 M40i,它是最好玩的敞篷宝马之一!

本文译自MOTORTREND,作者Miguel?Cortina

2020?BMW?Z4和2020?Toyota?Supra的关系很有意思。两大汽车制造商想通过分摊成本的方式研发各自产品线中的标志性车型,于是这两款车型应运而生。这项协议对于丰田的意义在于,?Supra为了沿袭其前几代车型的传统,正好可以装备宝马的直列6缸发动机。对于宝马来说,通过分担成本的方式可将新一代的标志性跑车Z4投放到市场上。

丰田对于联合研发车型轻车熟路,和斯巴鲁共同研发了86/BRZ,和Ultimate?Driving?Machine团队共同开发Supra也获得了成功。

Supra和Z4的关系有多近呢?两个车出自同一平台,使用相同的动力总成,在奥地利的麦格纳斯太尔工厂共线生产。虽然在金属蒙皮下的大部分部件都是一样的,但外表看来还是完全不同的。宝马Z4只提供敞篷车,以凌厉的线条为设计特点,与之前的Z4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而Supra作为一款轿跑,它的设计基于在2014年底特律车展上首次亮相的丰田FT-1概念车。

The?Brothers

虽然Z4也有255hp,295lb-ft的2.0升的四缸涡轮增压车型,但是为了保证测试车辆的发动机相同,Z4选择了M40i。宝马Z4?M40i装备了一台3.0升直列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82hp,最大扭矩368lb-ft(498.94N.m),配备8速自动变速箱,后轮驱动。测试车辆加装了驾驶,价格4500刀的高级行政配置包,总价达到了惊人的73295刀。

2020款GR?Supra首发版(?Launch?Edition)是两座车型,也用了同样的3.0升直列6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35hp,最大扭矩365lb-ft(494.87N.m)。变速箱为Z4同款的8速自动变速箱,后轮驱动。Supra加装了驾驶系统,价格为1195刀,总价为57375刀,二者的差价还是很大的。

Z4?M40i的基础价格比本次测试的Supra还要高,这对Z4是一种伤害。考虑到Supra和Z4如此相像,丰田在定价上显得很聪明,即便是4缸Z4也只比Supra的基础版便宜了5000刀。

The?drive

Supra在全油门加速时动力比Z4略弱,但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觉察到区别。Supra的声浪很特别,打开运动模式,马上听到排气管发出的砰砰声。即便坐在驾驶室内,还是可以很明显的听到排气声浪。

Supra虽然是硬顶,行驶在粗糙路面上还是比较吵,大量的胎噪会传入驾驶室。在测试的时候发现,Supra的中央屏幕和仪表板也会出现异响,尤其是打开音响系统,高音量和重低音时的异响尤其恼人。

如果你不在意这些细节的话,Supra开起来还是很好玩的。这辆车在多弯的路上和高速公路上都能提供比较好的驾驶乐趣,也能感到动力不错。变速箱在运动模式下响应很快,换挡速度和换挡时机的选择都很好。虽然能感觉到有一点涡轮迟滞,但加速还是很强的。高速行驶时踩下油门踏板,Supra会快速降档将动力输出到车轮,让人感觉动力源源不断。

Supra的转向调教的比较平衡,也能提供很好的路感反馈。让人感觉很稳抓地力也很好,依然可以通过甩尾获得一定的驾驶乐趣。

尽管Z4的动力感觉上比supra要强,两车在0-60mph的测试成绩都是3.9秒。即便是在1/4英里全油门加速时,Z4也并没有更快,测试结果上也是这样,Z4时间为12.4s尾速112.0mph,而Supra时间为12.5s尾速111.2mph。

Z4比Supra动力更强,但加速并没有快多少,车重也是一个原因:Z4比Supra重了259?pounds(117.48kg)。实际上,Z4?M40i有着完全不同的驾驶感受。Z4的操控性比Supra好,动力和转向的反馈更直接。打开“Sport?Plus”模式时,也可能更具运动性。在运动模式时,会感觉到更加平衡。

这台发动机感觉很特别,油门响应很好,听起来比我熟悉的宝马直列6缸发动机更有肌肉感。虽然Z4的发动机声浪很好听,但没有Supra上面的砰砰声。Z4的刹车性能更好,60mph到0的刹车距离是101英尺(30.8m),而supra是106英尺(32.3m)。在测试过程中,也能感觉Z4的刹车脚感比Supra要更好。和Supra不同的是,虽然Z4是软顶但胎噪并不明显,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丰田不在NVH方面下下功夫?

Interior

虽然两车在金属蒙皮下很像,但车内差别巨大。

用运动感的岩浆红Vernasca皮革装饰,宝马Z4车内看起来摸起来都更高级。宝马为Z4配备了这款好看的真皮,更加突出了车辆的个性。

测试的Z4有一块10.25英寸的中央屏幕,搭配宝马最新的iDrive系统,图标很好看,通过档杆边上的旋钮也比较容易操作。宝马第一次兼容了无线Apple?Carplay但是需要加钱。行政配置包里面除了氛围灯,自适应的LED大灯,自动远光灯还有一套真香的哈曼卡顿音响。

其他部分的内饰也不错,虽然中控台的塑料件本可以做的更好。座椅很舒适,但少了座椅通风显得比较不厚道,毕竟车价超过了70000刀。

相比之下,Supra的内饰颜色就很单调了,黑上加黑的内饰和野性的外观设计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增加一些颜色的话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冲击。可以看出这套内饰(字体、开关旋钮、系统)也是出自宝马。不过,丰田也还是对内饰做了一些小改动,比如换了一个不同的换挡杆。

Supra的8.8英寸触屏也可以通过旋钮控制,运行前一代的宝马iDrive系统。无线Apple?carplay在顶配和次顶配车型上标配,不用再花钱加装。

测试的Supra带有原厂导航,无线手机充电器和12个扬声器的JBL音响。Supra中控台上的碳纤维装饰也要比宝马的塑料件质感要好。

The?X-Factor

有些新车从一开始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丰田Supra就是这样。当Supra开在街上时,人们会对着这车拍照,并不完全因为Supra车上复兴红的车身颜色。相比Z4,Supra的线条、车尾、外观都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

Z4并不能像Supra那样耀眼,偏欧洲化的设计虽然巧妙但偏保守。虽然有漂亮的冷灰金属漆加身,增加了哑光的质感,但也不能像Supra那样引人注目。

Conclusion

尽管宝马Z4?M40i和丰田Supra用了相同的平台和动力总成,但外观内饰差别巨大到很难看出二者的关系。驾驶感受和操控感受接近,测试数据也证实了二者的密切联系。

但是宝马Z4?M40i贵出将近16000刀的差价值吗?Z4有令人难以抗拒的表现,但也并没有超出Supra太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从宝马更新到G系列底盘之后,所有敞篷车型都变为了软顶设计。以全新一代G29?Z4为开头,E89?Z4世代的硬顶被软顶取代。

当时速低于50km/h时,新Z4可以在10秒内打开或关闭顶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顶篷闭合,后备厢都会提供约281升的空间,这比E89?Z4的后备厢空间高出50%。这台Misano?Blue车漆的?宝马Z4经过了升级,加装了AC?Schnitzer套件,看起来更战斗一些。

19英寸的双色轮毂让这台Z4?M40i的外观更加运动,在美国,Z4?M40i车型搭载了3.0升直六发动机,382马力的最大功率可以让它在4.1秒完成百公里加速(国内为340马力),这台AC升级版或许会更快一点,价格上也可能会贵上一些。

外蓝内红的搭配,能惊艳到你吗?

欢迎到评论区聊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457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大庆现代汽车4s店电话 大庆现代汽车4s店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