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吉利跟华为合作 吉利汽车华为鸿蒙系统供应商

2024-11-05 汽车知识
【摘要】:国产新能源品牌发力智能系统哪家强众所周知,智能化是汽车的“新四化”之一,而各种各样的智能车机系统则是实现各种车载智能的重要载体。在燃油车时代智能化应用简单,车载

国产新能源品牌发力智能系统哪家强

众所周知,智能化是汽车的“新四化”之一,而各种各样的智能车机系统则是实现各种车载智能的重要载体。在燃油车时代智能化应用简单,车载系统并不那么重要。但在新能源时代,车机系统则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丰富的智能化应用,提升他们的用车体验。

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了80%的市场份额,掌握了新能源市场的主导权,在车机系统方面自然也形成了明显优势。

华为、吉利、理想、比亚迪等厂商都推出了高度智能化的车机系统,构成旗下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厂商恰恰也是表现比较好的新能源厂商。

华为鸿蒙系统

华为并不算是一家汽车厂商,但华为在5G通信、智能手机、物联网等领域都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因此它推出的鸿蒙车机系统也具备了很强的吸引力,并且已经在多个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上出现。

近日华为将鸿蒙系统升级到了第三代,对HUD抬头显示、智慧寻车、语音助手等功能进行了优化,同时还新增了超级桌面和PC双屏协同两大功能,因此得到了用户的强烈关注。

所谓超级桌面,指的是将手机端的APP直接在车机上显示,车机系统与手机系统完全打通,汽车屏幕变成了手机屏幕的延伸,没有延迟和卡顿,实现了真正的账号统一和设备流转。

PC双屏互联则相对简单,指的是将华为笔记本投送到鸿蒙座舱中,但由于PC端的WINDOWS系统与华为鸿蒙系统无法兼容,因此座舱屏幕只能当作PC屏幕的扩展来使用,但依然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比较适合白领阶层和商务人士。

在目前国内众多的车机系统中,华为鸿蒙应该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吉利OS

前段时间亮相的吉利系列车型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但实际上吉利内部最早被冠以“”之名的是吉利OS车机系统。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星越L等多款主力车型上亮相,并且已经进化到了N OS,各项功能逐渐完善,成为吉利旗下车型的一大特色。

OS系统属于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基于高通8155芯片所提供的第三代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研发,数据处理能力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因此能够支持各种车载APP的运行以及各种智能化功能的实现。

除此之外,吉利OS还支持三屏联动以及各种常用的APP,并且融进了百度Apollo的语音唤醒方案,人车交互和功能都相当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省略了唤醒词,用户可以直接说出指令。这样的车机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各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理想汽4.1.0版车机系统

理想汽车是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除了大空间、增程式电动系统之外,它的车机系统也是核心卖点之一。目前理想汽车的车机系统已经更新至4.1.0版本。

理想4.1.0版本车机系统在智能驾驶方面有突出表现,导航驾驶的准确度、使用高精地图时的连续性体验、全景影像灵敏度等均有明显提升,同时在功能、三屏联动、手机投屏、互联网应用等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理想的车机系统更多地从家庭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得到不少高端用户的认可。过去几个月理想汽车凭借着“超级奶爸车”的定位吸引了大量的高端用户,随着车机系统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理想汽车有望取得更大的成绩。

比亚迪DiLink系统

比亚迪目前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历来以强大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著称,不过比亚迪在车机系统方面也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平,它所搭载的DiLink 4.0智能系统同样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与众不同的是,比亚迪的DiLink 4.0智能系统用了可旋转中控屏,它能够通过旋转来适配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应用。

同时,DiLink 4.0智能系统的UI还用扁平化设计,菜单层次清晰,操作方便而且避免了卡顿现象,语音交互系统则与科大讯飞合作,唤醒时间和响应时间都相当短,并且可以用语音直接控制APP,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2月底,比亚迪正式宣布与荣耀售价合作开发新的车机系统,有了荣耀手机的加持,比亚迪DiLink 4.0智能系统在互联网应用等方面将更有优势,也更“懂”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软件+硬件,才能让比亚迪长期保持优势地位。

与手机系统相比,车载智能系统功能更强大,也更复杂,这对国产汽车厂商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国产汽车厂商有着远超合资车的销量。既要硬件也要软件和服务,这才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真正该做的。

魅族上车领克,燃油车的智能化靠手机厂来拯救?

智能早新闻,尽览天下事。2021年8月9日,智能制造网为您带来昨夜今晨的 科技 资讯,涵盖前沿 科技 、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热点话题,让您能更快洞察行业风向、发现市场商机。新闻速览如下:

工信部发布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

8月7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2021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简称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6951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较1-5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达19.7%。同时上半年,规上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利润658.6亿元,同比增长27.4%;投入研发费用346.3亿元,同比增长13.9%。

华为鸿蒙升级用户超5000万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称,截至8月6日,华为鸿蒙系统的升级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这距离上一次的人数又增加了超1000万(7月29日发布会时余承东公布为4000万),而这也再次创造了一个里程碑。据悉,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于2019年8月9日在东莞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

六款展锐芯模组中标中国移动5G模组集

8月7日消息,近日,中国移动公示了2021年至2022年5G通用模组产品集中购的中选候选人。根据公示结果,搭载展锐5G基带芯片唐古拉V510的5G模组产品在此次集赢得42.12%份额;同时,展锐唐古拉V510也是此次中选模组型号最多的芯片平台,共计六款搭载展锐5G芯片的5G模组成功中选。

中国三大运营商即将会师A股

8月9日,中国电信正式网下网上申购,发行价格为4.53元/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预计其募资总额可达541.59亿元。此前,中国移动亦披露公告称即将回归A股上市,至此,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会师A股渐行渐近。

全球区块链行业投融资市场火热

8月9日,零壹智库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区块链领域今年上半年共计发生543笔披露具体金额的融资项目,合计融资金额近770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额高达1.4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8日,今年已有30笔项目融资金额达上亿美元。

企业焦点

优刻得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近日,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UCloud优刻得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UCloud优刻得营业收入为15.06亿元,同比增长65.20%,实现连续10个季度营收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扩大305.46%。

图森未来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

近日,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TuSimple)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据财报显示,图森未来2021年二季度营收148.2万美元,同比增长463.5%;净亏损为1.17亿美元,同比扩大316.6%;运营亏损1.21亿美元,同比扩大331.8%。

TCL电子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

近日,TCL电子发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TCL电子持续经营业务收入349.3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90.39亿元),同比增长103.7%;毛利55.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6.27亿元),同比增长57.6%;归母净利润10.4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65亿元),同比增长122.9%。

华为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

8月6日,华为发布公告称,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04亿元,同比下降29.43%;净利润为313.99亿元,同比下降47.2%。其中,在各业务领域,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369亿元,同比下降14.22%;企业业务收入为429亿元,同比增长18.18%;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357亿元,同比下降46.95%。

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科创板首发过会

8月6日晚间,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结果显示,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天励飞”)首发获通过,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此次IPO拟募资金额为30亿元。据悉,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8月,以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技术为核心,提供算法软件、芯片等自研核心产品。

吉利与雷诺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展合作

8月9日消息,近日吉利控股集团与雷诺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建立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备忘录,双方的合作将体现吉利控股对旗下整车架构的开放战略,及加速雷诺集团“Renaulution”在中国和韩国两个市场落地。

集度牵手大陆集团展开战略合作

8月6日,集度与大陆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技术与优势,在智能电动车、智能网联与自动化驾驶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将融合前沿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首款集度产品加速落地。

汽车电子篇:均胜电子(二)

在过去,人们购车时主要关注车辆的动力性能、外观设计和舒适性,对车机系统则没有太多特别的要求。然而,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车机系统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组件之一,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一些手机厂商纷纷进入造车行业,试图将手机的优势和生态迁移到车机上来。比如AITO问界所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相对于传统智能车机来说就是一次不小的创新。

当然,许多老牌车企也不会放过这个智能化风潮。2022年7月吉利正式收购了魅族,与其合作打造车机,而魅族作为一家拥有深厚互联网底蕴的科技公司,在系统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月30日,魅族在发布会上官宣全新领克08搭载了与魅族合作的FlymeAuto车机系统,作为魅族的第一款车机系统,它能否比肩华为的鸿蒙车机,给燃油车智能化带来新的生机?

魅族底蕴传承,智慧车机新模式

魅族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和华为的鸿蒙系统都是基于手机行业的技术优势,为汽车智能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魅族系统与鸿蒙不同,鸿蒙系统更强调万物互联、协同等特点,可以实现多场景、多设备的智能融合,而魅族的Flyme Auto更强调手机和车辆的硬件共享,算力共享,应用接力等特点,可以实现升级手机就是升级汽车的效果。

除去硬件方面的升级,Flyme Auto在软件方面也有不少的新东西,首先就是在车机系统上引入了魅族手机上的Smart Bar,它是魅族的一项系统操作解决方案,将系统返回键和菜单键整合在底栏,使其与软件功能栏合二为一,相较于一些传统车企自研车机繁杂的系统层级,操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还有就是系统美观方面的变化,一直以来,车企比较注重车机的功能和性能方面,而在交互的美观与趣味性上比较弱势,但是Flyme Auto在这个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改进,延续了Alive Design设计理念,以简洁、高效、智能为核心,赋予了车机灵动感和生命力,在美观度上又向手机系统靠近了一些。

另一方面,车机与手机等设备的交互连接也是各大车企努力的方向之一,但是就现在来看,各家的连接体验都比较一般,唯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问界的鸿蒙系统,能够实现比较好的体验,所以这次Flyme Auto车机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它取的方式类似于苹果设备间的连接方式,只要车机与手机登录同一账号,内部数据和应用等内容就能在手机车机上无缝流转,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在车机上享受到手机上的各种服务和功能,比如音乐、、地图等,而不需要进行繁琐的设置和操作。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机,比如开关空调、锁门、寻车等,实现更加便捷和智能的出行体验。

通过这些升级点我们能看到,魅族车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不少的创新和改进,使得车机的操作效率、界面美观、功能丰富、连接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可以说,相比于车企自研的车机系统,魅族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在UI界面设计、交互逻辑等等方面,都有着更为出彩的体验。

传统车企难创新,手机厂商大展身手

华为和魅族作为目前进入车机赛道最具代表性的两家手机厂商,明显能够发觉到,传统车企的自研车机与这两家的车机系统有着不小的差距,他们的成功也体现了手机厂商进入车机赛道的巨大优势:

第一是手机厂商有着丰富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经验和能力,可以快速适应和创新车机系统,能够提供更流畅、更智能、更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第二是手机厂商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忠诚度,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口碑,推广和销售车机系统,增加用户黏性和满意度。

第三是手机厂商有着完善的生态系统和多元化的设备产品,可以实现与车机系统的无缝连接和互通互联,提供更多设备与车机的全场景、沉浸式融合体验。

总之,华为和魅族都是手机厂商进入车机赛道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他们的成功也将给其他手机厂商带来启示和挑战。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手机厂商和汽车厂商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更智能、更人性化、更有趣的车机系统。

燃油车的智能化,可以看见的终点

那么问题来了,各大车企都在自己新能源车型的车机方面疯狂内卷,功能多到眼花缭乱,那么,车企会不会让自家的燃油车系列也加入车机内卷的行列呢?依小编来看,虽然传统燃油车会在一定程度上有车机层面的升级,但肯定不会像新能源一样严重和普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技术条件层面的限制,传统燃油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系统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架构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新能源电子架构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运算量,以2019年10月,通用汽车宣布推出全新一代电子架构Global B为例,该架构可以实现每小时最多可以处理 4.5TB 的数据量,这样的运算能力可以对车身的数据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

而传统燃油架构的运算能力,是没有办法满足一个高智能化车机的,所以要想给燃油车实现高智能化,就要进行燃油架构更新,而有给传统架构更新的成本,厂商为什么不顺应时代发展推出新能源车呢?

其次,传统燃油车目前智能化的局限性还在于电池组较小,若想实现新能源车同级别的7×24全时供电的智能网联功能,那么传统油车就必须加大电池组的容量,以保证车内各项智能化组件的正常工作,而发动机+大电池的组合,不就成了当下主流的插混车(新能源车)了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因素,政策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和鼓励,比如提供补贴、优惠、减免等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普及,这样的支持力度,更是加剧了新能源在各方面的内卷程度。

可对于燃油车而言,就是截然相反了,取了一系列的限制和约束,如限购、限行、排放标准等,以控制燃油车的数量和污染。这些政策也对燃油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影响了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的购买意愿和信心,面对这样的情况,各车企理所当然更着重发展自家的新能源系列,而不是花费大力气去提升燃油车的智能化表现达到新能源车的水平。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车机已成为新车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华为的鸿蒙车机,还是魅族的FlymeAuto,都给用户带来了更便捷、安全、舒适、个性化的体验,可以想象未来智能车机的竞争会愈加激烈,并且对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实话实说,燃油车的车机升级力度相比新能源车辆会小很多,这既是技术层面的限制,亦是被未来趋势所裹挟,总之燃油车所搭载的智能车机系统,在今后会变得更智能,但也永远不可能超过同级别的新能源车了。

本文来自号作者1号车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无关

均胜电子的第二篇为答疑解惑篇 (本文整理了从2018年收购完成高田安全业务以来,均胜电子的董秘在上交所平台对投资者的部分关键提问解答,以及2020年到2021年期间均胜与券商的一些电话纪要,从这些问答中,我们将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些均胜未来业绩预期、公司商誉、业务整合、核心业务等关键信息):

1、公司目前是否与华为有配套合作?

回复:公司已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开展了技术探讨与业务合作。个人补充:跟华为的合作:已经获得多款车型推进,分别在 2022 年四季度、2023 年二季度和 2023 年三季度推出量产车型(明年下半年会有第一款车型推出)。会在硬件、软件、中间件底层及应用层面和华为全面展开合作。鸿蒙的车载操作系统也展开全面合作。

华为合作进度:2021年6月开始逐步签订协议,目前已经拿到国内某自主整车平台订单,预计22Q4开始出货,同一客户另外一个平台是23Q1开始测评。现在长安的项目不是我们的产品,但后年年初开始华为的车产品90%都是我们提供的。我们和华为的关系是互为Tier1,如果客户是国内自主品牌,华为做Tier1,均胜做Tier2;如果是合资品牌,均胜做Tier1,华为做Tier2。双方分成接近5:5。 和华为合作未来有流量相关的收入来源,类似于手机厂商的流量收入,包括系统升级、应用开发者服务费以及流量共享费,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具体的分成比例还在谈。

2、关于公司商誉?

回复:没有商誉减值风险。商誉主要是收购美国 KSS 时产生的,后来收购高田,没有商誉。KSS 年年收入20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 之后,年收入变成了70亿美元。 均胜群英已经剥离,已经没有了商誉。 倒是因为汇率波动,可能会产生一些商誉变化。公司商誉均为以往年度相关并购项目产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公司严格执行国内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由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机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相关的核查意见。根据已披露的历年审计报告结果显示,公司不存在商誉减值的情况。 公司依据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分析,将商誉按照业务板块进行分摊,主要包括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智能车联业务板块,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等。这些构成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业务板块为本公司基于内部管理目的对商誉进行监控的最低水平。

(1)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本公司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KSS形成,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确定。根据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5年财务预算和各区域适用的税前折现率预计 汽车 安全系统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中:美洲区各子公司为13.95%,子公司延锋百利得为13.70%,其他中国区各子公司为14.65%,其他亚洲区各子公司为10.08%),超过5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2)智慧车联业务板块:本公司智慧车联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TechniSat 汽车 信息板块业务形成,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确定。根据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3年财务预算和12.26%税前折现率预计智慧车联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超过3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3)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本公司国外功能件业务板块商誉主要为收购群英形成(个人补充:现在已剥离),其可收回金额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方法确定。根据其管理层批准的最近未来5年财务预算和11.46% 税前折现率预计智慧车联业务板块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超过5年财务预算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均保持稳定。 公司对上述业务板块的可收回金额的预计结果并没有导致确认减值损失。

3、公司对于高田的整合是否已经完成,是否会继续产生整合费用?整合之后是以高田为主吗?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是多少?

回复:均胜安全在整合上的费用过去三年已经快20亿。在场地规划上我们已经完成整合,收尾部分北美有几个搬迁,今年一季度在主机厂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我们完成北美整合,整合费用为5000w,相比之前大幅减少态势。如果按预期(芯片解决 无疫情),整合完成没有大问题。在2020年期间公司已基本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安全业务板块的优化与整合工作。因疫情影响,上述整合的收尾工作将于2021年年内完成。 整合之后都是JSS,不分哪个部分的人。从比例上说,肯定是高田东西多,KSS的比例低。从管理层人员来说,之前用KSS和高田的管理层都不太行,现在外面招人,现在的管理层都是在行业里面工作很久的,这个管理层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是稳定的。现在子公司层面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等流程走完之后,我们就会公布。这是均胜安全成立到现在第一次股权激励,还是比较有意义。 2018年至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3,899,536,583.98元、3,533,430,589.38元、3,210,258,381.51元。

4、特斯拉供货量情况?

回复:MS 单车价值高一些,MY、M3 单车价值低一些,不一样的车型,供应的产品不一样。向特斯拉全系全球配套包括方向盘、主驾驶气囊、副驾驶气囊、头部帘式气囊、座椅侧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和整车安全带等被动安全模块,同时也给特斯拉配套高压电切断器和前发动机罩举升器。此外,均胜电子还为特斯拉提供动力管理系统传感器和车窗控制器等,下一步将积极竞标高压充放电系统、饰条以及V2X软件系统等产品。单价根据车辆配置而不同,从数十到数百美元不等。公司的安全事业部在临港也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与特斯拉中国展开全面合作。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争取相关领域的新订单。

5、公司在电动 汽车 做了哪些布局?

回复:作为国内最早布局 汽车 电动化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公司一直保持着在该业务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凭借在新能源 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的多年积淀,公司具备为新能源 汽车 提供完整的充配放电系统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自主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已成为行业标杆产品之一。公司为保时捷Taycan电动车型、宝马纯电动和混动车型、奔驰混动车型、吉利等重要客户持续提供新能源动力管理产品,为日产、福特、上汽通用等部分车型提供的相关产品也已于2019年陆续量产。此外,公司也为大众 汽车 MEB平台,奔驰MFA2平台相关车型提供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6、公司HMI和车联网业务有没有国内客户?公司有DMS车载驾驶员监控系统的产品吗?

回复:公司研发的智能驾驶人机交互系统早已商用于全球主流品牌车商,比如,奔驰AMG车型、宝马的中控系统、奥迪MMI系统和保时捷中控系统等。公司能提供完整的方向盘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将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系统集成到方向盘上使之成为具有智能感应和检测功能的供应商。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均胜安全自主研发的驾驶员状态检测系统,包括驾驶员监测系统(DMS)、多区离手检测方向盘和视觉提醒灯带等感应技术,为自动驾驶场景提供重要支持,曾获得2018年度《美国 汽车 新闻》PACE奖。

7、公司旗下车联的V2X项目已经量产多时,请问现在有没有对接具体的整车厂家,形成大规模量产?如果没有,那么公司的V2X产品在以后的新能源和5g时代是否具备真正的领先行业的优势?

回复:公司产品可实现V2V、V2I、V2N的信息交互,提供自动驾驶决策支持,并交互车辆运行及管控信息。首个5G-V2X车载项目有望明年量产,集成高精地图、厘米级高精定位、高精摄像头、V2X等融合算法,其结果可直接输出给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

8、美国准备征收 汽车 零配件关税,对公司是否有影响?

回复:公司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都拥有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各区域业务主要以“就近生产、就近供应”原则为主。例如,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都基本供应给国内客户,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金额比重约为1%,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较小。

9、kss有些关键配件(如芯片)需要向美国公司(如高通)购买,中美出现贸易摩擦,是否会受到影响?

回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公司的业务、和客户全球分布,公司拥有强大的垂直一体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能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处主要生产基地,遍及亚洲,北美,欧洲,基本都能实现本地化购与配套销售,跨区域的业务并不多,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直接经营层面影响不大。

10、公司什么时候停下并购的脚步,好好的整合和管理现有?尽管王董的团队对资本投资这块得心应手,雄心壮志的要在十年之内要做到 汽车 零部件行业全球数一数二,但是否觉得现在的整体规模已经有些庞大了,并购的步子走得太急了些,并购来的可都整合良好尽在掌握?

回复:2018年4月完成对日本高田公司除PSAN以外主要资产的并购,公司已将KSS公司和高田公司除PSAN业务以外主要资产整合为均胜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理顺管理架构和各区域业务,均胜安全已形成总部和四大区域(中国、欧洲、北美和其他亚洲地区)的两级管理体系,整合顺利推进。自交割之日起,均胜安全已获得大众、宝马、福特、日产等全球整车厂商新订单约50亿美元。均胜安全将继续保持To be the global leader in mobility safety!的愿景,为市场提供安全有效的 汽车 安全解决方案。均胜安全的经营目标保持65-7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和全球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在整合方面,主要产能和优化工作将在19年上半年完成(现在推迟到2021年年内完成),公司将在重点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11、均胜安全的目标?剥离均胜群英的投资收益?

回复:均胜安全的经营目标保持65-7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和全球3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均胜群英20亿出售,投资收益8亿元。但是 2020 年仅收到 12 亿,投资 收益5亿元。剩下的8亿元,要等到业绩承诺完成后逐步确认。

12、收购高田后公司和均胜安全的负债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处于一个行业平均水平,和伟世通等国际厂商基本相近。有息负债上,母公司上为并购和中票短融,子公司上(包括均胜安全)为日常经营的,未来几年在我们净利润提升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会下降。

13、请问RMB贬值对公司利弊?公司有美元借款吗?

回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公司的业务、和客户全球分布,跨区域的资金流转不多,RMB贬值对公司直接经营层面影响不大。另外,在合并报表层面,RMB贬值将会使公司外币业务在合并报表过程中折算成人民币的数值变得更大。

14、收购高田的资金来源何处?

回复: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资产购买,同时引入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同参与。均胜安全还将引入全球战略投资者,以满足公司全球管理、业务全球整合及资产购买资金需求,同时相关商业银行提供了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团用于支持本次资产购买,以完成交易。

15、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我们的核心壁垒有哪些?

回复: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均为全球 汽车 零配件巨头,如博世、大陆、奥托立夫、德尔福、哈曼等。面对复杂而激烈的行业竞争,均胜持续围绕“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三个主题,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 汽车 安全和电子领域已成为全球顶级供应商。具体表现为: - 拥有完整的驾驶舱电子和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 具备完整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全球拥有三大主要研发中心,分部位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的总数超过3000人,在全球拥有超1500项专利,掌握 汽车 安全和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石; - 公司与主要整车厂商客户已形成稳固伙伴关系,积累了庞大的优质客户,主要客户已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并通过购买高田主要资产,成功进入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供应体系。 - 拥有强大的垂直一体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能够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5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及亚洲,北美,欧洲,已实现全球化; - 在中国市场有较强优势,将全球的技术水平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更加灵活务实,有众多优秀的本土合作伙伴。

16、对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的业绩预期大概是多少?

答:Q4是环比改善但同比继续有压力,Q4预计还是受宏观环境、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影响,预计继续承压。全年预计实现收入460-470亿,与20年基本持平,22年预计收入将同比增长20%以上。

17、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原因?

答:Q3出现亏损主要还是由安全业务引起(均胜安全),行业缺芯导致欧洲、亚洲相关主机厂相继削减产量或停产,同时原材料和运输成本涨幅较大,均胜安全毛利率下滑至10%;同时,均胜安全为17年收购日本高田业务所来,还处于整合期,21年截至Q3整合费用为1.1亿,全年预计2亿,今年将完成所有整合。今年净利润还是会承压。

18、2022年的业绩指引?

答:大致和10月发布的持股差不多,今年预计收入差不多460-470亿,预计明年收入保守在510亿以上,增速在10%左右吧。净利率还是预计2.5%左右吧(个人补充:那明年就是差不多12个多亿的利润),22/23/24净利率预计2.5%/3.5%/4.5%吧,当然还是会看具体情况来调整。明年的趋势预计还是会从低到高,上半年芯片预计会逐步缓解,希望到Q2会有实质性改善吧。

19、2021年 汽车 电子业务情况?以及增长点在哪?

答: 汽车 电子: 前三季度表现出色,实现收入92亿,预计全年实现收入120-130亿(个人补充:已经在往整体营收占比30%努力了),全年同比增长20%-30%,预计实现净利润6-6.5亿。 汽车 电子包括智能座舱(硬件由均胜普瑞事业部,主要是机电一体化;软件来自均胜智行事业部,主要是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新能源业务主要是BMS(电池管理系统)系统。前三季度智能座舱实现收入70多亿,新能源实现15亿。 增长点主要是: 我们今年前3季度就拿了270亿订单,在收入上就有持续体现。当然这里面客户数量扩展的不多,主要还是客户里面新的平台周期、品类周期,例如大众,之前大众是没有智能座舱业务的,当大众开始做这一块业务的时候,直接给了我们100亿的订单。

20、 汽车 电子单车价值?

答:域控制器截至现在是26.5亿,占整个 汽车 电子收入的29%,但我们的域控制器收入应该是国内第一, 汽车 电子的产品都是基于域控制器而来。明年我们有30%收入是来自屏幕相关,我们的屏幕主要是来自夏普、JDI等,但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域控制器,没有这个我们就没办法拿这么多单。现在域控制器大概1500-2000元左右,屏幕每寸100元。

21、安全业务的3-5年的量化指引?

答:目标是全球第一。绝对份额此消彼长,就我们和奥托立夫。35-40%的区间我们认为。订单方面我们一直很饱满,订单变少不是因为拿不到订单,而是选择性的那,我们要符合我们毛利需求的订单才去做。整合能力方面,我们全球优化了2w多人,中国我们还在继续投入,各个工厂都在投入产能,产能和订单我们希望匹配上,逐步释放。今年一定要完成整合,最终结束。安全业务在挪动产线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主机厂的认可的,他们要重新验厂的,但是因为疫情隔离或者没法来,所以验厂节奏是拖慢的。

22、中科创达和均胜的差异?公司当前芯片主要用的谁的?

答:创达不是Tier1,他没办法做我们做的事情,他更多的还是和高通在芯片落地层面来展开合作。如果我们和创达合作,那他们应该属于我们的供应商角色。芯片主要用的瑞萨,但是也支持高通芯片。

23、和国内造车新势力有没有开展合作?公司的域控制器优势?

答:国内三家新势力都有合作,目前还没有开展域控制器的合作,其他的产品都有提供了。域控制器首先是硬件制造能力,这也是最重要的,没有硬件就没有载体。其次才是软件,我们的域控制器是从93年就开始开展业务,从收音机、多媒体到座舱再到智能座舱,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和客户关系。为什么当时我们能进入大众供应体系,也是因为有比较成熟的开发系统,能够支持大众在域控制器的一些要求。

24、 汽车 电子里面的品类未来占比如何?公司在下游客户里面的份额占比如何?

答:目前看还是会保持现有占比吧,智能座舱占大头,新能源管理和智能驾驶占比会比较少,从整体上来讲软件肯定是占比更多的。目前在前5大客户的份额都有50%以上,未来估计份额也不会下降。我们和客户的客户关系绑定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而且客户更换供应商会比较麻烦,长远看这个份额不会下降。

25、均胜智能研究院情况?

答:成立于今年七月份,成立目的是对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积累和量产输出提供支持。现阶段有一个合作伙伴(不方便透露),形成两套基于芯片平台的域控制器方案,也在海外合作伙伴审慎沟通,希望基于他的平台进行自动驾驶的开发。均胜的优势在于有比较好的客户及对供应链把握的。 分享三个判断: 1、现很多在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开发是重复的倒轮子,如果没有量的积累,不论是前期的研发成本和投入还是后续升级都会出问题。只有少数核心的 tire 1和 OEM 能够形成基础的方案,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形成完整的域控制器方案。像特斯拉公布它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但是不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大的冲击。 2、即使在 tire 1 也只有具备一定订单量才能把域控制器持续的做好,因为这是本身架构的改变,及算法和硬件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 3、自动驾驶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只有在全球化的平台和实现高智能驾驶和域控制器整体平台化的量产和搭载,并且形成系列车型方案才是自动驾驶在市场占有率和营收上的春天。现在有了萌芽,至少还要两到三年的开发周期。基于上述三个判断,均胜现在做出研发投入,我们预计明年下半年能形成一个软硬件耦合的解决方案。

26、当前订单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自主品牌的订单如何?

答:我们现在对中国的投入是很大的倾斜,1)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2)去年下半年我们筹建了中国总部的2个研究院,我们希望走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整个全球的 汽车 以欧系和美系为主,所以研发基本也是跟着他们做研发,从17-18年开始,中国零部件企业的话语权变大了很多,中国整车也开始话语权强起来。所以我们加大了中国的投入,一个是面向NEV,一个面向智能技术的研究院。我们和蔚小理做DEMO、RSQ,有一些量产的订单,现在在做一些更加前瞻的项目研发。

27、MEB和Tesla的订单?

答:订单饱满。特斯拉不方便公开评价,有保密协议。MEB的量挺大的,智能座舱HMI和车机我们做,另外,MEB有3个域,其中座舱域是我们做了不少的模块。电控方面,BMS我们是主要供应商,欧洲和国内都是。安全类产品,也离不开我们,加总金额是不小的。在不同的车系的产品组合供应不同。

28、公司对图达通进行投资,并通过均联智行跟图达通合作,目前跟图达通的合作模式? 答:我们一月份在Pre A轮投了图达通,但是占比比较少,不会像以前一样做太多海外收并购。从产品上说,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方向的重要入口,越来越多的车逐渐使用激光雷达。我们旗下的均联智行为图达通做一个产品的落地,不仅仅是代工。因为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它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sample,但是他没有相关的tier 1的经验。制造、测试相关的收入落在均联智行里,产品本身的收入是落在图达通上。 单车价值量来看,唯一被允许能说的是低于五位数。这款激光雷达本身300线,距离500m,比即将量产的其他激光雷达远得多,精确的多。我们投资的比例比较低,个位数的投资比例,不会占据均胜电子太多的现金流。

29、 汽车 安全产品全球第一的奥托立夫在疫情表现很不错,如何看待?净利率追上奥托立夫需要多久? 答:行业主要竞争者奥托立夫,毛利率水平常年来看大概有2~3个点的差异。过去差异性比较小,最近收了一些公司之后,差异大概拉到了三个点左右。奥托立夫做的重组,一季度恢复态势已经超出19年的最高水平,三费用降到4.%。这是一个是非常好的状态,我们会学习在经营上的优化,缩小与其差距。我们前进动力很强,改善空间也非常大。追赶奥托立夫,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今年整合基本完成,费用较大幅度下降。去年耽搁了一些进度。总体23年前完成这个目标充满希望。

写到最后,用均胜2021年6月份电话纪要中,均胜自己的一段文字结尾:

因为我觉得均胜电子其实就两个逻辑,一个是均胜安全业务逐步恢复,带来EPS的增长。均胜安全现在已经占到75%的收入,整合慢慢结束,订单结构开始替换,利润就会起来,上升1个点,利润增长就是税前5个亿,均胜安全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是智能化,目前围绕智能座舱展开,未来会围绕智能驾驶来突破。我们现在智能驾驶产生收入的第一个是5G-V2X,我们是全球第一个量产5G-V2X的。我们预计这块会带来将近1个亿的收入。还有一块收入来自于年底开始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做落地的,这个技术不是我自己的,这两个都是智能驾驶的核心,这些都是点,我们未来把点连成面,首先需要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以前大家不理解或者忽视的地方会让大家逐步看到。因为以前A股里面智能化的标的说实话不多。

$均胜电子(SH600699)$ #股票# #股票 财经 # #投资理财# #均胜电子#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359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别克汽车商标 别克车标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