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玩车攻略正文

谁最会赚钱?跨国车企2022年财报盘点

2024-06-23 玩车攻略
【摘要】:近段时间,国外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2022年财报或业绩报告。尽管2022年在疫情反复、需求收缩、芯片短缺等压力的冲击下,部分车企仍然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也有利润

  近段时间,国外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2022年财报或业绩报告。尽管2022年在疫情反复、需求收缩、芯片短缺等压力的冲击下,部分车企仍然赚得盆满钵满,当然也有利润暴跌陷入困境的企业;还有的车企在悄然成长,更有掉队跟不上步伐的。

  在公布财报的主流跨国车企中,特斯拉净利润增幅领先,另外还有3家企业的利润增幅达到了百分比两位数。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拉动车企业绩增长的强有力抓手。

  德系主流增收又增利,大众最赚钱

  从德系车企公布的财报来看,虽然2022年销量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财务表现可谓是增收又增利。

  以大众汽车集团为例,2022年全球新车交付量为830万辆,同比下滑7%,跌至11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大众汽车品牌全球共交付460万辆汽车,同比降低了6.8%,而纯电动汽车销量约33万辆,同比增长23.6%。

  不过,由于高配车型和高端品牌销量占比提高,单车利润更高的卡车销量增长,以及售价高于燃油车的电动汽车销量也出现了增长,大众汽车集团依然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增加。

  财报显示,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792亿欧元,同比增长11.6%;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为225亿欧元,较2021年增长25亿欧元;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从8.0%增至8.1%。

  从细分品牌来看,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保时捷和大众汽车品牌在2022年均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其中,大众汽车品牌2022年销售额达到740亿欧元,同比增长了8.8%;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增至26亿欧元,同比增长18.2%。

  保时捷被业内称为“最会赚钱的车企”,2022年的营业收入约为376亿欧元,同比增长13.6%;营业利润约为68亿欧元,同比增长27.4%。

  2022年奥迪集团旗下四大品牌累计交付约163.86万辆汽车和6.16万辆摩托车,其中纯电动车型累计销量约11.82万辆,同比增长44%。

  从2022财报业绩来看,其营收为618亿欧元,同比增长16.4%;营业利润为76亿欧元,同比增长近40%;经营销售利润率为12.2%,高于2021财年的10.4%。

  可以看到,尽管受半导体供应短缺、物流链中断的影响,大众汽车总体销量出现小幅下滑,但并未影响其在净利润层面领先于其他主流跨国车企,成为2022年最赚钱的车企。

  大众汽车集团方面预计,2023年汽车交付量将达到950万辆,销售收入同比增10%-15%,营业销售回报率预计在7.5%-8.5%之间。

  聚焦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2022年交付新车318万辆,同比下滑约4%。除了兰博基尼外,大众集团旗下大众品牌、奥迪、斯柯达、保时捷、宾利等在华销量均为负增长。

  不过,大众汽车更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推出的大众ID。系列车型2022年总销量达到14.31万辆,同比增长102.9%。此外,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纯电动车型的整体交付量同比增长68%。

  大众方面表示,纯电动汽车业务距离自主品牌仍然有差距,接下来会加码中国市场的投入。面向未来,大众未来5年将斥资1800亿欧元,投资包括电池生产、在华数字化,以及扩大北美业务等领域。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方面还表示,2023年将推出几款重要的新车型,包括新的ID.3、ID.7、奥迪Q8 e-tron等。随着这些新车型的推出,大众汽车集团的目标是2023财年实现纯电车型的交付量占比达到10%左右。

  德系豪华品牌宝马集团也在最近公布了2022年财报。2022年,宝马集团汽车产品总销量为239.96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约为21.58万辆,同比增长107.7%;

  2022年宝马集团全年总营收超1426亿欧元,同比增长28.2%,集团净利润约为185.82亿欧元,同比增长49.1%。

  宝马方面表示,取得上述业绩得益于其产品定价的改善和积极的产品组合效应,以及华晨宝马的全面并表。展望2023年,宝马集团方面预计,公司仍将实现盈利的增长,预计汽车业务的息税前利润率在8%-10%之间。

  值得关注的是,纯电动产品是宝马集团2022年财报的亮点,宝马集团2022年在全球市场共交付超过21.58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占集团全球总销量的9%。

  其中,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纯电动车型约为4.19万辆,同比增长91.6%。从销量占比来看,2022年,中国市场为宝马集团贡献了接近33%的销量。

  宝马集团表示,接下来继续丰富纯电产品阵容,2023-2024将“一键三连”发布创新纯电动BMW i5、创新纯电动BMW iX2和创新纯电动BMW i5旅行车,加上现有纯电车型,产品矩阵将覆盖所有的主要细分市场。

  此外,宝马集团首次披露了其新世代车型的产品规划。按照计划,宝马集团将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投产新世代车型,走量车型将打头阵。

  在随后的24个月内,将有至少6款新世代车型实现量产,包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AV)和一款BMW 3系所在细分市场的纯电轿车。

  德系品牌车企赚钱的还有奔驰,作为戴姆勒卡车业务拆分后的首个完整财年,奔驰发布的2022财年业绩显示,其全年营业额为15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息税前利润大幅增长28%至205亿欧元。

  销量方面,2022年奔驰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销量分别为204万辆和41.5万辆,同比增长5%和8%。

  其中,奔驰乘用车中的纯电车型销量约14.9万辆(含smart),同比增长67%。其在中国销售新车75.39万辆,同比增长2.61%,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37%,是奔驰集团乘用车最主要的销售市场。

  奔驰方面表示,大部分营收和利润来自乘用车业务,销量主要集中在高端豪华和核心豪华产品上,产品组合的定价在增长,绝大部分的业绩增长受益于产品净定价的提高。

  从以上部分德系车企的财报来看,2022年实现亮眼利润的同时,电动化方面转型的脚步也在加速,并且纯电动产品开始成为业绩的亮点之一。

  现代、起亚悄悄崛起,日系掉队明显

  虽然现代汽车合资公司在国内的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但其在全球的发展值得肯定。

  2022年,现代汽车集团全球累计销量为684.82万辆,其中现代汽车全球总销量为394.4万辆,同比增长1.4%;起亚全球总销量为290.4万辆,同比增长4.6%。成为继丰田、大众之后位居全球第三汽车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现代汽车总营收为142.52万亿韩元(约1155.84亿美元),增长21.2%;全年营业利润为9.81万亿韩元(约7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7%。

  可以看到,现代汽车集团不仅在销量上得以提升,盈利能力也在同步增加。亮眼的成绩背后让现代集团在北美、欧洲等市场的份额逐步提升,同时也改变了该品牌在主流汽车国家的市场形象,正成为传统车企巨头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汽车宣布加大投资全力发展电动车,不过与全球市场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对比,现代和起亚在中国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现代汽车品牌2022年在中国总销量为25.4万辆,相比2021年出现大幅下跌,而起亚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跌破10万辆大关,市场份额也是一落千丈,这恐怕也成为现代集团的一个痛点。

  对此行业专家分析称,现代和起亚作为两个独立的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曾经家喻户晓,北京现代更是曾经年销百万新车,不过最近几年却开始淡出国人视野,值得企业深思,毕竟中国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重要市场之一,丢掉这个市场份额实属可惜。

  与现代起亚悄然崛起不同的是,日系品牌车企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目前丰田尚未公布2022年销量和财报数据,但是从2022年前11月累计销量来看,已经达到956万辆,全球汽车市场三连冠已是事实。

  不过,丰田汽车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业绩净利润同比下降8.1%,从上年同期的7917.4亿日元降至7279.4亿日元。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长25%,至9.755万亿日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都很一般。数据显示,本田销量137万辆,同比下滑12.1%;日产销量104.5万辆,同比下跌22.1%,而丰田销量约为194.06万辆,同比下降0.2%,这也是10年来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首次出现销量下跌。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日系品牌累计销量约为368.22万辆,同比下滑9.6%。而在2022年12月,主流合资品牌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8.7%,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在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背后,日系车企也正遭受到疫情带来的物流停滞、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因素的困扰,导致不少日系车企不得不宣布下调生产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日系车企的新能源车仍处弱势,其部分销量被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分流,从而导致日系车市场份额下滑。

  以丰田为例,广汽丰田2022年累计销量为100.5万辆,同比增长21.4%,雷克萨斯品牌则降幅明显,2022年累计在中国市场销售新车约18.39万辆,同比下滑近19%。

  丰田汽车在华销量不及预期,行业专家分析称,其倾向于轻混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路线与大趋势不甚契合,而丰田bZ4X的出师不利也给了电动化转型缓慢的丰田当头一棒。

  日产也推出了基于云图纯电平台打造的ARIYA艾睿雅(配置|询价),还有本田在华推出了纯电动品牌e:N旗下两款纯电车,分别是东风本田e:NS1和广汽本田极湃1,目前已经在市场销售。不过这些车企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市场表现一般,暂时还未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

  值得关注的是,日系车企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规划非常丰富。日产汽车表示,2026财年在中国市场实现电驱化车型销量占总销量40%以上,2023年将推出包括ARIYA艾睿雅标准续航版本、全新一代奇骏e-POWER等在内的4款电驱新品。

  马自达方面也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拿出1.5万亿日元投入汽车电气化进程中。2025-2027年,马自达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专属的纯电车型。

  电动化加大力度布局的还有本田汽车,未来5年将在中国连续推出10款全新本田品牌纯电动车型。2030年之后,其在中国推出的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化车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

  丰田则表示,到2025年,bZ系列将推出7款纯电车型,有5款会导入中国市场,届时丰田和雷克萨斯两大品牌将向中国市场导入35款新电动化车型,其中包括10款纯电车型。

  可以看出,日系车企都在不遗余力地向电动化转型,而且从产品阵容来看也十分强大,只不过市场不等人,留给日系车企的时间不多了,需要加快步伐追赶才能赶上电动化的大潮。

  特斯拉一枝独秀,福特、通用增收不增利

  从美系车企发布的2022财报来看,特斯拉凭借电动汽车业务成为最赚钱的美国车企,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1.4%,净利润为125.83亿美元,同比增长50.58%,净利润率15.44%。可以说,2022年是特斯拉有史以来业绩最好的一年。

  美系的两大传统车企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2022年的整体表现可以用“增收不增利”来总结。其中,通用汽车净利润约99亿美元,同比下跌0.8%;而福特汽车是负增长,净亏损近20亿美元,该公司2021年净利润超179亿美元。

  对此福特汽车表示,2022年公司大幅度亏损的原因是供应链和生产不稳定所导致,产销量都未能达到预期。

  从目前来看,美国汽车市场电动车企呈现一家独大的态势,特斯拉正主导着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市占率达到了65%,而排在第二名的福特汽车市占率仅为7.6%左右,通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在下滑。

  看准电动汽车会成为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美系车企开始积极布局电动汽车领域,其中就包括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

  不久前,通用汽车宣布豪掷350亿美元深入推进电气化,福特汽车则宣布计划从2022年到2026年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全面用于电气化领域车型及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

  另外,通用汽车还计划到2025年北美的电动车产能达到100万辆,争取在2025年前依托奥特能平台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

  从目前来看,基于全新奥特能平台打造的GMC纯电悍马、凯迪拉克锐歌去年已开启交付,别克首款奥特能产品Electra E5的试装车也于去年年底下线,通用的全面电动化已经在路上了。

  福特汽车自然也不甘示弱,计划2030年在全球销量中有一半是电动汽车。去年3月福特将汽车业务部分一分为二,分别是电动车业务和燃油车业务。未来福特的汽车业务将由3个版块构成:Ford Model e(电动车)、Ford Blue(燃油车)、Ford Pro(商用车及解决方案)。三个全新的业务单元预计将在2023年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在电动化转型的趋势下,福特开启了裁员,不仅局限在欧洲。去年8月,据报道,福特汽车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显示,福特将裁员约3000人,主要涉及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的员工。

  面对两大汽车巨头的积极发力,特斯拉选择以“价格战”的方式来稳住市场地位。1月6日,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在中国市场迎来价格调整,最高降价4.8万元。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成为历史最低售价的特斯拉车型。

  随后,福特汽车成为第一家跟进降价的美系车企,旗下福特电马(配置|询价)Mustang Mach-E的价格平均下调了约5.85%,降幅最大的是长续航版本GT Extended Range,降价5900美元。

  不过,通用方面表示暂不降价,未来更注重在电动车方面实现盈利,其计划电动车业务将在2025年在北美地区实现盈利。

  从美系车企来看,特斯拉以绝对性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本土品牌车企也在加速向电动化转型,接下来美系电动车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小结:从跨国车企公布的数据来看,除了特斯拉、现代、起亚外,全球大多数车企2022年销量同比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但不少主流跨国车企的财务表现却呈现营收和营业利润双增长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跨国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已经按下加速键,接下来的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只会愈发激烈。

(责编:刘丽丽)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wc/248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 电量高13%

下一篇:腾势与DEVIALET帝瓦雷首款车载音响将在N7全球首搭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