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苹果汽车站发车时间表 苹果汽车

2024-11-04 汽车知识
【摘要】:没有。苹果与奇瑞联合打造的车将定位为一款纯电动大型SUV车型,是苹果的首款新车,该车将会在2026年的正式亮相,截止2023年3月2日没有出汽车。苹果公司是美国

没有。苹果与奇瑞联合打造的车将定位为一款纯电动大型SUV车型,是苹果的首款新车,该车将会在2026年的正式亮相,截止2023年3月2日没有出汽车。苹果公司是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等人于16年4月1日创立,2023年,位居《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第一位。

苹果造车消息引爆产业链,磷酸铁锂电池即将强势爆发

苹果汽车团队已经宣布解散,历经八年,苹果公司的造车美梦很明显并没有实现。我认为想要破局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汽车是一个产业链非常成熟的行业。任何一个行业外的公司进入到这个行业,想要获取成功。只有两个道路选择,第一个就是选择跟已经具备品牌营销能力的企业合作。另外一个则是直接收购其他品牌汽车公司,从而让自己直接具备专利。

第一,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根据著名的经济分析师郭明錤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上的爆料,他表示,苹果汽车的团队已经被解散有一段时间了。在此前,苹果汽车公司就表示,自己将会在2025年的时候完成自己的汽车自由品牌生产和销售工作。同时也组建了比较成熟的团队,但是仅仅过去几个月,苹果团队就已经被解散。

第二,他们为什么会失败?

我认为苹果的八年造成梦想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苹果本身是属于网络科技行业。在本质上他们是属于服务行业,而汽车行业则是属于传统重工业。虽然他们在此前聘请超过1000名的车专家和工程师。但实际上,但是他们对于苹果公司的制造理念却并不是非常的了解。苹果公司想要达到的是一个跨时的产品,没有方向盘,甚至都没有油门踏板。

第三,如何看待苹果公司的失败?

苹果公司的团队被解散,也就意味着网络科技公司想要进军传统制造行业是极为困难的。就算他们有极为低廉的资金成本,同时也可以有非常好的营销渠道。但是在最后的实体汽车制造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短板,同时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很难以被现有的工业塑造出来。但是我还是期待苹果公司以后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泰坦,真正创造出一款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苹果的首款轿车Apple Car即将亮相,对人们的出行有什么便利吗?

苹果首款电动汽车Apple?Car将于明年9月发布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蝴蝶效应,在资本市场产生一场规模不小的地震。

12月22日,苹果及其供应链股集体上涨。苹果一度上涨近5%,收盘报涨2.85%;半导体、芯片、光学元件供应商股价也集体上扬,其中Lumentum控股大涨9%,思佳讯、Cree、Qorvo、Jabil分别上涨约2%、2%、1.8%、1%。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下滑,特斯拉跌3.8%,理想、小鹏、蔚来分别下跌约6%、5%、4%。?

一言蔽之,就是火了汽车供应链,挫了新能源车企。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更是深受影响。

尤其是Apple?Car被曝出将可能搭载苹果自家研发的具有突破性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让磷酸铁锂在2020年第N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此前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特斯拉、大众、奔驰都转向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让磷酸铁锂热度数次飙升,电池装机量也大幅增加。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在动力电池中所占份额已达35%。

而苹果公司加入战局,把砝码压在磷酸铁锂上,无疑将给磷酸铁锂电池再添一把烈火。

汽车主机厂的集体“倒戈”

日前,据知情人士透露,久无消息的苹果造车项目目前主要把精力放在攻克自动驾驶系统和电池技术身上,其中,在电池方面,苹果正在研究“MONOCELL”电池设计,材料上考虑使用磷酸铁锂(LFP),以便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增加车辆行驶里程以及降低成本。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这一抉择,无疑将给动力电池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让2018年、2019年被很狠冷落的磷酸铁锂电池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为什么说是“新的高光时刻”?

因为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多次迎来好消息:不仅作为国内第二大动力电池制造商的比亚迪发布了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能力的“刀片电池”(也被称为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不少车企也纷纷“倒戈”,重新逆转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特斯拉配备无钴磷酸铁锂(LFP)电池的Model?3车型(标准续航版)已于今年10月份开始交付。工信部8月份发布的第33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宏光MINI、宝骏E100、比亚迪唐、北汽EU5等车型都换装了磷酸铁锂版本。

另外,上汽集团推出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荣威Ei5,长城方面也推出了磷酸铁锂版的欧拉好猫车型。有消息称,小鹏、长安、江淮大众、东风风神等车企都在申报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乘用车。

而传统跨国车企也没放过磷酸铁锂。此前,大众中国以约52.4亿元的价格收购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30%的股份,就是看中了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技术。

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先后与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理想汽车、丰田汽车等达成协议,为这些主机厂的电动车供应“刀片电池”,就连梅赛德斯-奔驰也在中低续航版本车型上搭载“刀片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暴涨

众多主机厂的集体“倒戈”,让磷酸铁锂电池在2020年走上了逆转之路。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曾经的主流,直到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仍然占据了动力电池装机量50%的份额(三元锂电池只占45%)。

但到了2018年、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到39%和32%,2020年一季度甚至只剩下23%。而三元锂电池装机量份额却在过去两年迅速增至58%和66%,今年一季度更是攀升至76%的峰值。

曾经的市场宠儿磷酸铁锂电池,逐渐被新能源乘用车所抛弃,只有在商用车和低速乘用车身上才能见到。这个变故,源于磷酸铁锂自身的短板——能量密度低,这导致车辆续航里程短,给车主带来极大的不便,故而被乘用车市场拒之门外。

然而,过去两年被捧上神坛的三元锂电池,不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安全稳定性差,成本高,寿命短,能量密度已快触及天花板,很难得到突破。尤其是安全性问题,成为三元锂电池的致命性缺陷,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不时被曝出充电时发生自燃自爆事故,在消费者中引发一定恐慌。

这种情况下,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能够得以提升的磷酸铁锂电池,获得重新审视。这也是众多主机厂“倒戈”三元锂电池、转而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关键因素。

在比亚迪“刀片电池”以及特斯拉等主机厂的共同影响下,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迅速飙升。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磷酸铁锂在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中的份额分别为29%和34%;1-11月的装机量占比达35%。

在国内主机厂中,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增长最多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主要搭载在宏光MINI?EV身上),今年前9个月的装机量是去年全年的7倍多,比亚迪、长安汽车的需求量也大幅飙升。

未来需求量还将大幅增长

磷酸铁锂电池的大逆转,才刚刚开始。

首先,观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局,明年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转折点。

在中国市场,在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进入爆发期,中汽协预计今年销量为130万辆,明年有望增长30%至180万辆;在欧洲市场,取“胡萝卜+大棒”的能源转型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在美国,注重环保、提倡发展清洁能源的当选新一任总统,将加速美国汽车行业电动化。

换言之,在全球几大主要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迎来大幅提升,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将大大增长。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宠儿”的磷酸铁锂,迎来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再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现有的纯电动车型中,销量最高的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五菱宏光MINI?EV、欧拉黑猫都用磷酸铁锂电池,这几款车分别作为高、中、低端电动车的代表,明年的销量大概率会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与此同时,长安、上汽、北汽、长城、奇瑞、大众、奔驰都将目光重新投向磷酸铁锂,未来将推出更多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全新车型。

而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十分地识时务,开始调整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制造比例,尤其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在明显向磷酸铁锂倾斜。

坚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比亚迪,不仅为旗下全系车型换上了“刀片电池”,“刀片电池”未来还将搭载在更多其他品牌的电动车身上。宁德时代也在调整生产线,为国产特斯拉Model?3供应需求不断增长的磷酸铁锂电池。

如今,即将到来的苹果汽车也选择磷酸铁锂路线,无疑将让磷酸铁锂电池的这把火烧得更旺,让更多汽车主机厂和动力电池供应商将视线转投到磷酸铁锂身上,预计磷酸铁锂电池未来需求量还将大幅增长,原材料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随着热度的不断提高,电池装机量的迅速攀升,磷酸铁锂重新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也绝非不可能。

综合各券商的分析,以下磷酸铁锂领域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正极材料供应商:德方纳米、贝特瑞、湘潭电化;

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亿纬锂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市8点档|丰田首款固态电池原型车;大众2023年将推“ID.6”

苹果公司作为电子产品行业的巨头公司,在电子生产以及设计方面具有着独树一帜的观念,苹果公司产品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信息传送等等,所以说苹果的各种设备总体来说真的非常方便,但是苹果公司不满足电子产品,今年苹果公司也将亮相一款汽车,毕竟汽车行业相对来说也特别受欢迎,许多的公司都纷纷投入到生产汽车过程当中,那么苹果公司所发布的苹果汽车,对人们日常的出行会有哪些便利呢?

其实苹果汽车可能相对而言会使用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因为从市场销售量来看的话,多数人是支持电动车型,认为使用电动能源更加环保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份贡献,根据新闻报道,苹果公司也即将要亮相一款纯电动汽车,苹果公司研发的汽车还是非常值得期待。苹果公司亮相的首款汽车,对于我们的日常出行来说可能会提供一些思路,尤其是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使用,那么其实苹果所发布的汽车对人们出行便利方面和普通的汽车是一样,毕竟都是汽车在日常出行的时候肯定都会更加方便,但是苹果公司设计的汽车拥有非常多的技术专利,除了充电、自动驾驶、车载系统和动力电池方面,苹果带芯片方面也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苹果在手机芯片已经累积了不少技术,所以在汽车芯片设计方面,可能芯片功能还要比其他的品牌汽车更强大、更优质。所以说如果新能源汽车对比的话苹果所生产的汽车会使我们在生活当中更加便利、驾驶更加自由,尤其是能源动力方面,而且苹果公司在芯片制作方面一直在研究自动驾驶芯片,如果说苹果汽车已经搭载自动驾驶芯片的话,那么如果购买苹果汽车的话,那可以说是购买了一个智能化的产品,可能只需要简单地系统设定,就可以让自己脱离驾驶汽车的疲劳,在驾驶汽车的过程当中进行休息和,因为苹果在研究自动驾驶方面可以说是非常优秀,如果推出的汽车能够拥有自动驾驶系统的话,那么会使出行更加便利,尤其是可以摆脱长时间驾驶汽车的疲劳,减小我们日常长时间价值是汽车出现交通危险的概率。

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

01 台媒传苹果汽车将提前两年问世? 明年9月发布

12月22日《经济日报》报道称,苹果公司的首款电动汽车Apple Car将在明年第三季度的9月发布,比原先规划至少提前了两年,并指出原型车已在美国道路测试。《经济日报》称,供应链透露,苹果比照iPhone备料由零组件开始催货的惯例,近期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组件厂提出备货要求,将相关业者入列首波供应链。

24日路透社则援引消息人士言论称苹果汽车将于2024年亮相,在电池核心技术领域有突破。

02 丰田首款固态电池原型车 将于2021年亮相

日前,《日经新闻》报道称丰田将在2021年首次亮相其首款固态电池车型,由于取固态电池,其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充电时间仅需10分钟。

固态电池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更紧凑,充电速度更快,更安全,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它们使用的是固体电解质,而不是锂离子单元中的液体或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丰田正在与松下联合开发固态电池,曾在今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期间发布相关车型。丰田在固态电池专利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超过1000项与该技术相关的专利。大众汽车表示将在2025年之前生产出自己的固态电池,日产汽车预计在2028年生产出固态电池样车。

《日经新闻》报道称为了帮助加快该技术的开发日本正考虑将新设立的2万亿日元(192亿美元)脱碳基金的一部分用于在国内建设固态电池生产基础设施,三井物产、汽油公司Idemitsu Kosan和住友化学等工业企业都在准备生产固体电解质。

03 大众2023年将推“ID.6” 零百加速5.6秒 续航700公里

据报道大众品牌在2023年推出 ID Vizzion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定位于中型电动轿车,新车的名称有可能是ID.6。预计新车的电池容量为84千瓦时,在WLTP工况下,单次充电可以行驶700公里,目前的是推出四驱和后驱动两个版本,四驱零百加速5.6秒,后驱8.5秒。当前该车仍在研发之中,内部代号为Aero-B,据说这款车型将提供与辉腾(Phaeton)豪华轿车相同的内饰空间。充电方面,大众工程师表示量产版Aero-B最大充电功率应该可以达到200千瓦,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增加230公里的续航。据报道大众在2023年间将会生产三款纯电动D-SUV车型,ID.6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也有报道称,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Ralf Brandst?tter确认大众正在开发ID.Roomzz概念车的量产版,目前来看该车将只在中国市场销售。

04 丰田2021年将推小型纯电汽车? 续航100公里,售价10万起

12月24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于2021年推出一款双座小型纯电动汽车,符合日本的k- car(轻型车)类别。报道称,在不享受补贴的情况下,该双座小型纯电动车的售价约为160万至1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1万至10.7万元)。这款电动汽车将依靠松下和丰田的合资企业Prime Planet Energy&&Solutions公司制造的锂离子电池组供电,充电1次可行驶约100公里。

05 现代IONIQ 5开启预售? 续航450公里,零百加速5.2秒

12月23日,现代全新IONIQ 5电动汽车开启预售,据了解新车尺寸为4460*1890*1600mm,轴距3000mm,搭载全轮驱动系统,功率为230kw, WLTP续航里程450公里,零百加速时间5.2秒,支持800伏直流快充,从20%充电至80%只需15分钟。

06 蔚来将发布首款纯电动轿车 搭载NT2.0自动驾驶系统150KWh电池包

近日蔚来方面表示将在1月9日NIO Day上发布第四款车型,也是首款纯电动轿车,新车将搭载150KWh电池、NT2.0自动驾驶系统以及第二代换电站。此前在三季度电话财报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曾透露,蔚来下两款产品主要是轿车,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其中,一款轿车产品即将发布,第二款轿车正在研发进展中。蔚来表示正在加速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的开发,核心是打造量产自动驾驶系统,会搭载在下一款新车型上,硬件配置和ADAS/AD软件能力都会有提升。

12月上旬,蔚来公开发型680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份),每股发行价为39美元。蔚来表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其中60%用于新产品和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30%用于销售和服务网络扩展以及市场渗透;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2020年1-11月蔚来累计交付36721辆,同比上涨111.1%。

07 特斯拉将于2021年初 推出FSD订阅服务

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将于2021年初推出完全自动驾驶(以下简称FSD)的订阅服务,并且该服务还能转移到另外一辆特斯拉车型上使用。这意味着消费者不用一次性支付高昂的费用来购买FSD,而是可以按需购买套餐来使用。

JMP证券分析师Joseph Osha表示,将特斯拉(TSLA.US)目标价由516美元上调至788美元,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电动汽车总出货量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例将由此前预测的14%上升至15.7%,特斯拉有望在2025年的交付量由250万上升至305万辆。同时,在除去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70%的销量下,预计该公司将占据45%纯电动车市场份额。

08 极狐HBT量产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2021年发布

12月22日,华为首次发布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ARCFOX极狐HBT谍照曝光,成为首个搭载华为三个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极狐HBT是ARCFOX极狐联合华为打造的全新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将搭载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搭载算力可达352Tops的华为芯片,该车型将于明年亮相发布。

09 FF在国内成立新公司? 多台FF91预量产车已下线

日前,据媒体报道,法法汽车(珠海)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5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遇到资金困难,但FF一直在通过产品测试和I.A.I系统的升级来提升产品质量。从产品层面看,FF 91多台预量产车已下线,最新一台预量产车也正在打造过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白话EV丨苹果汽车明年就来?别尽信!别猜测!别怀疑!

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

 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对于已经喊了十几年 " 造车 " 的苹果公司来说,或许收购 Canoo 对于苹果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新的生机。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

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1

 有关苹果将要造车的传闻已经流传很久了,现在又有消息称苹果将要收购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来进一步提升在该领域的开发。

 据悉,苹果对其即将进军汽车行业抱有远大的梦想,第一代汽车可能会以自动驾驶、超高端或两者都具备的形式出现。现在,根据爆料者的说法,苹果打算吸收电动汽车领域的另一家初创公司,以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

 Canoo公司的目标是到2022年底推出4万美元或更低的价格的第一代汽车,类似于SUV的风格。

 不过对于资金的来源,有消息认为,苹果想用这家初创公司的工程师作为新员工来扩大其现有的电动汽车部门。

 早在很早之前,苹果曾与加州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进行谈判,秘密推进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在此前苹果汽车项目传出过众多消息,包括可能和韩国的现代起亚合作一起开发平台,也有传闻会和富士康合作造车,但苹果官方一直没有正面回应。

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2

 苹果从未停止进军汽车行业的步伐,这次又和 "Canoo" 闹起了 " 绯闻 "。

 近日,又消息称苹果将要收购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Canoo,以进一步提升在该领域的开发,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而第一代汽车可能会以自动驾驶、超高端或两者都具备的形式出现。

 让人意外的是,与之前的汽车企业不同的是,Canoo 的名气并不大,那么就是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初创公司,如何吸引了这家全球市值 " 第一 " 企业的目光?

  创始人曾为法拉第未来高管

 说到 Canoo 这个名字绕不开乐视创始人及法拉第未来创始人贾跃亭这个名字。

 Canoo 的前身是 Evelozcity,创始人为法拉第未来 ( Faraday Future,简称:"FF" ) 的两位前高管斯特凡 · 克劳斯 ( Stefan Krause ) 和乌尔里希 · 克兰茨(Ulrich Kran),2017 年左右,两人与贾跃亭产生了分歧,随后离职创办了这家新的公司。

 乌尔里希 · 克兰茨(Ulrich Kran)

 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显示,克兰茨也曾是宝马 i 项目总负责人,全面负责 i 系列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等工作,并且宝马 i3、i8 等产品都是在他领导下取得的成果。他甚至被誉为 " 宝马 i 项目之父 "。同样,克劳斯拥有超过 30 年横跨金融与汽车领域的高管工作经验。

 本来对于 FF 来说,两位的加入是锦上添花,不曾想当时的 FF 却一纸诉状将两人告上法庭。

 起因是,当时两人与贾跃亭发生意见分歧,并且宣称公司因贾跃亭无法得到融资。随后两人离开后创办 Evelozcity。企业高管离职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根据 FF 的控诉信中说,两位前高管非法窃取大量核心商业机密及技术机密。

 当时 FF 在信中指出,克兰茨创办的 Evelozcity 网站上的广泛使命宣言即 " 设计、开发和交付下一代最具竞争力、功能、连网和清洁的移动设备 " 是这家新公司打算 " 与法拉第未来直接竞争 " 的证据。

 信中还指出,包括汽车零部件、材料规格、成本清单、财务表格、关于法拉第未来专利 VPA 系统的信息、保密的动力传动系统信息、供应商信息和许多其他类型的机密信息和专用商业秘密。此外,还在 FF 计算机和服务器上拷贝和窃取了数千份法拉第未来最敏感的电子文档。

 虽然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也查不到后续相关信息。但显然克劳斯和克兰茨依托 FF,为创办的 Evelozcity 带来了大量技术支持。随后于 2019 年 3 月 25 日更名为 Canoo。

 斯特凡 · 克劳斯 ( Stefan Krause )

 Canoo 最初目标是制造可爱的蛋形电动小货车和皮卡。据传 Canoo 在 2019 年曾在中国募资到 10 亿美元,并准备发布一款纯电货车 Canoo,从而进军美国和中国市场。按照当时,该车将在 2021 年限量生产,2023 年进行全面生产,电动货车的起售价为 33000 美元。

 随后 Canoo 在 2020 年 12 月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HCAC)完成合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为 GOEV 和 GOEVW,当时估值超过 20 亿美元。

  上市两年,企业发展岌岌可危

 短暂风光过后,本以为这是利好的起点,没想到危机也在悄然来临。

 有资料显示,2021 年 3 月,Canoo 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平台的项目 " 胎死腹中 "。2021 年 4 月,联合创始人克兰茨离职加入了苹果公司,为原本就不太平的 Canoo 又砸下一记重锤。

 随后在 2021 年底到 2022 年初,小型离职潮在 Canoo 爆发,包括基层员工在内共有五十人以上离职。接连出走的高管包括首席设计师迈克 · 德荣格(Mike de Jung),车辆项目负责人尼古拉斯 · 勒布朗(Nicolas Leblanc)以及负责软件控制的理查德 · 沃克(Richard Walker)。据知情人士透露,动力总成和电池制造工程负责人史蒂文 · 奥夫特(Steven Offutt)也将离职。

 就在近期,美国 SEC 还提出一项针对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 的立法草案,旨在强化此类实体的信息披露水平,并移除一项关键的法律免责条款。如若实施,将会使得 SPAC 更难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和执行兼并。这对于身处漩涡的 Canoo 来说,无疑是 " 雪上加霜 "。

 根据 Canoo 递交的财报显示,Canoo 在 2022 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为 1.4 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 07 万美元,到目前为止一直未有营收。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Canoo 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1.05 亿美元,受限制现金为 345 万美元,资产和设备价值为 2.24 亿美元,总资产为 4.2 亿美元。而公司管理层也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表示担忧。

 所以,经历了接连高层出走,合作商出事,项目停滞等负面直接导致了 Canoo 资金链断裂。有业内人士分析,资金链短缺导致 Canoo 业务无法顺利开展,汽车生产无法实现正常运转,直接导致汽车无法完成交付。也正因此,岌岌可危的 Canoo 需要一个契机。

 也正是这时候,苹果公司也一直在谋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疆扩土。对于已经喊了十几年 " 造车 " 的苹果公司来说,在经历了多次人事变动和多次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失败后,或许收购 Canoo 对于苹果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新的生机。

 正如前面所说,当时 Canoo 联合创始人之一克兰茨离职选择加入苹果公司,不知是否和这次传言收购有关。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苹果想用这家初创公司的工程师作为新员工来扩大其现有的电动汽车部门,突破技术上的壁垒。而同时 Canoo 需要苹果提供充足的资金实现业务的正常运转。这对于双方都是互惠互利的选择。

 但对于只管 " 闭门造车 "," 一问三不知 " 的苹果来说,传闻是否属实还有待时间证明。

苹果或收购汽车公司Canoo以推进造车项目3

 据报道,苹果公司近期正在考虑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Canoo,以推进苹果的造车项目。

 据悉,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Canoo 在上周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维持运营,并且除了现金流方面的困境之外,Canoo 方面也表示今年的产能目标可能也没有办法按期完成。面对目前的经营困境,外媒分析 Canoo 很有可能将会寻找潜在买家。

 ▲ Canoo 的 Life style 汽车

 苹果则是一个非常可能的买家 —— 此前苹果汽车业务部门曾经收购过 Drive.ai 等公司来发展自己的自动驾驶业务,并且在两年前苹果就曾和 Canoo 有过类似的合作磋商。此外,Canoo 的前首席执行官 Ulrich Kranz,现在也是苹果汽车项目的高层管理人员之一,同时苹果公司也有一些前 Canoo 公司的工程师。

 尽管苹果造车项目一波三折,频频传出不少负面消息,但是从目前来看,苹果造车的项目还在继续着,而收购 Canoo 这样的新造车公司之后,苹果也将会补上此前不少重要高层离职的空档,同时借助 Canoo 在新造车赛道积累下来的经验为自己的造车项目再添一把火。

  两年前曾考虑收购,人才是最重要考量

 实际上,两年前,苹果与 Canoo 就已经讨论了从投资到收购的各种想法。

 据苹果汽车项目内部人士称,目前苹果造车的开发项目与 Canoo 公司的产品有些相似,并且苹果公司对于这家初创公司的基础技术并不感兴趣。但 Canoo 的工程师等人才则是苹果方面看重的一笔资产,因为 Canoo 公司的员工在汽车内饰和外饰、软件、汽车制造、传动系统、电池技术和其他汽车部件方面都有专长。

 ▲ Canoo 的 Life style 汽车内部

 目前,Canoo 已经开发了一个底层汽车平台,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Canoo 公司的目标是在 2022 年底推出 Life style 汽车,价格低于 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7 万元)。该车看起来像一辆小型货车,但有类似豪华轿车的后排座位。

 Canoo 于 2017 年创立,创始团队为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法拉第未来的一群人,其中包括多名前宝马高管。Canoo 生产商用电动汽车,如送货车或食品卡车,以及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货车,将以订购的方式销售。并且 Canoo 的所有车辆都将基于其可扩展电动汽车平台打造。

 知情人士称,Canoo 的可扩展电动汽车平台也是吸引苹果的`主要原因。Canoo 的平台与其他初创公司和大型汽车制造商开发的平台不同,因为它整合了更多的汽车电子设备,在座舱设计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该平台还用了线控转向技术,这也增加了汽车设计的灵活性,但目前还没有在业内广泛用。

  多次收购相关公司,今年从不少车企挖人

 实际上,当苹果公司着手开发一个重要的新产品时,通常会用收购手段去拓展自己的力量。比如 iPhone 的多点触控界面、Siri、苹果音乐、Face ID、Touch ID、苹果地图甚至 macOS,都是苹果收购不少行业内的公司之后增强了自己的研发力量的成果。

 苹果未来的电动汽车也不例外。目前苹果汽车在自动驾驶和机器学习上所需的一些基础能力,基本上都得益于该公司在过去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收购。2019 年,苹果收购了 Drive.ai 以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原 Drive.ai 的一些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现在则是苹果汽车项目在汽车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软件方面工作的核心人物。

 ▲ 苹果自动驾驶测试车

 最近几个月,在原来的不少高层出走之后苹果公司还从福特、Rivian、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沃尔沃、Waymo 和其他一些汽车行业内的公司开始了新一轮的招兵买马。

  苹果造车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虽然业界对苹果汽车满含期待,但如果苹果的研发跟不上,那么造车全线停止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根据苹果的设想,一辆能够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就是 Apple Car 的重点能力之一。但从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结果看,其水平并非业内顶级。

 今年年初,各大自动驾驶测试公司向加州 DMV 提交了 2021 年全年的测试报告,苹果也在其中。其中,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排名 14,MPD(每次脱离平均行驶里程数)为 20.02 英里(约合 32km),排名第 22,从结果上看略显平庸,与 Waymo、Cruise、小马智行等测试更为积极的头部玩家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可以说不在一个量级上。

 2022 年,或许就是苹果汽车成败攸关的一年。在大量高管离职、汽车形态无法确定,甚至自动驾驶测试结果也相对平庸的背景之下,苹果造车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看到,苹果汽车正在试图通过砸钱购买不少像 Canoo 这样的新造车公司,以期能够获得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开门见山,关于苹果造车,笔者有以下三点判断可与各位分享、探讨:

不可尽信iCar明年9月能顺利发布

不用费心猜测iCar的神秘面容

不必怀疑iCar的智能化实力

云里雾里的苹果造车项目Titan,终于在地区的媒体同行那里“拨云见日”了。

12月21日地区核心财经媒体《經濟日報》发布新闻,称苹果将在2021年9月发布Apple?Car——这比行业的普遍预测要提前了两三年。

证据确凿否?

别尽信?明年能见

在众友媒情绪高涨地跟进这一爆炸性新闻后,《白话EV》将苹果汽车明年发布的“证据”进行了严密梳理,高度浓缩成了以下三点:

第一,从制动器(和大)到充电器(贸联-KY),从电机(富田)到继电器(和勤),特斯拉在台湾地区的主要供应商均已被苹果公司通知:赶紧扩产,明年开干!

第二,苹果御用合作商富士康在今年早些时候有所“异动”,其母公司鸿海精密联手裕隆,冷不丁的放出狠话,说要用5-7年时间里拿下电动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

第三,奉行“标准品策略”是苹果亘古不变的作风,这一点在iPhone?11不推5G机型,生扛到今年iPhone?12才实现5G的实例面前显得毋庸置疑;但在汽车新四化一浪比一浪高的当下,自动驾驶技术加身的数字网联化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标准品”级商品,而非噱头,所以苹果突然着急起来,听着就真真儿的!

但是,并不可尽信iCar明年9月能顺利发布!理由也有三:

第一,实车验证时间过于紧迫。

暂且相信这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高层”所言属实,并且相信清一色的“特斯拉系”供应商凭借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有能力在极短时间内扩产开干,为苹果匹配相应的技术与产能,但造车终究要秉持实车出来必须先做可靠性验证的“行规”。

赵本山所言极是:“走两步儿,没病走两步儿!”而苹果汽车要走的可绝对不止“两步儿”,而是百万公里级的严格验证,不到1年的时间显然不太够用。

第二,产能之谜待解。

造车不比产手机,大工厂该建还是要建的——图里的是库比蒂诺苹果公司总部附近的一个“绝密地点”,其实就是Titan的研发中心。在那儿研发没问题,但这种建筑物里绝对没法儿批量造车。

虽然“千人团队稳定多年”“业界精英挖角荟萃”“自动驾驶专利不断”,这些都能作为Titan项目有条不紊进行的实锤证据,但即便是马斯克也要为Model?3“产能地狱”焦急地睡车间地板监工,催着“帐篷”工厂赶紧建起来,倒真是没见库克对造车业务的产能有何动作。

当然,您要说苹果最擅长保密工作,掩人耳目地把一座拔地而起的汽车工厂变透明,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三,造车经验不足,极有可能跳票。

造车新势力跳票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连续跳票直到“跳消失”,什么游侠、FF、博郡之类,例子实在多到懒得一一列举。它们或许是死在钱眼儿里,但苹果不缺钱;不仅不缺钱,更不缺人才和技术实力,但经验终归还是缺乏的。

说白了,您可以信iCar明年9月发布,但2022年批量交付这道门槛儿,特斯拉、蔚来们当年有多难迈过去,相信苹果汽车也并不比前辈们轻松多少。

别猜测?车长啥样

即便是手机这种“功能强悍&>外观设计”的电子产品,果粉也往往会在秋季发布会后纷纷吐槽,什么刘海屏、强迫症之类的,可见“颜值即正义”的理念在各种产品上同等适用。

于是,自2014年苹果爆出Titan造车后,各种iCar想图层出不穷……

当然,对于苹果这样一个“视保密如生命”的公司而言,上面这些“网图”实在是毫无意义——你永远不要怀疑那些擅长颠覆行业的头部公司,他们的脑洞绝对比网友要刁钻深邃!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特斯拉Cybertruck。

在2019年11月22日之前,基于马斯克对特斯拉皮卡设计的“夸张”描述,网络上流传了不少“夸张”的Cybertruck臆想图。

然而,在2019年11月22日见证了Cybertruck实车之后,网友只能惊呼“我们还是太年轻了”。

所以,千万不要费尽心思去想象iCar的面容,满怀期待即可。

别怀疑?硬核实力

长啥样儿倒还真是其次,毕竟雇来一两位NB设计师就能搞定,真正值得期待的,是iCar硬核的内在数字化实力。

虽然笔者对iCar的认知程度和各位看官保持完全一致(就是啥也不知道),但从以下五个角度去分析预测,咱真的是一点儿不必怀疑iCar的智能化水准。

第一,梳理时间。

当大家都以为苹果造车的初始面貌是2014年启动的Titan之时,不得不补充一句,早在2007年,乔布斯就将公司名称Apple?Computer更名为Apple,这是苹果公司业务范围拓展野心的起点,而乔布斯生前对汽车业务表现出的强烈兴趣,也是苹果汽车业务的重要铺垫。

2014年的苹果官方发言人对Titan项目的获批慷慨激昂,简单粗暴地来了一句“给特斯拉迎头一击”,但这句豪言壮语也是6年以来的唯一一句“官方发声”。苹果对造车业务谨慎且持续的缄默,与一众造车新势力的高调形成鲜明反差,这也无数次令外界生疑:苹果汽车是不是“黄了”?但你细品,早些年就有1万亿美金的市值,2500亿美金的现金储备——跟造车新势力的“嗷嗷待哺”完全不同,人家苹果“不差钱”,不需要用PPT吸引投资人,所以“闷头造车不言语”一点儿不稀奇。

深谙新车研发周期的人有个共识,用48-60个月研发一款新车,是合理的周期。对于苹果这种“新造车”+“技术控”+“颠覆派”的厂商来说,再多加几年周期也是完全合理的——如此计算,选择2021年发布iCar,绝对是符合苹果首款车型研发周期的。

第二,人才深度。

雄厚的资金储备最容易换来的就是人才矩阵。所以6年以来,关于苹果造车人才的新闻不曾中断。

在高层端,特斯拉是苹果最重要的“挖角”对象。

2018年,道格·菲尔德在负责特斯拉Model?3开发工作5年后,重返苹果,加入Titan团队,并主持工作。他同时兼具电动平衡车(Segway)、智能硬件(苹果Mac硬件工程)、传统汽车研发(福特汽车)、智能机器人(DEKA)、新能源电动汽车(特斯拉)等领域丰富而珍贵的从业经验。前阵子已在苹果公司光荣退休,iCar则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后的作品。

前特斯拉汽车工程前副总裁克里斯?波利特加盟苹果,他曾是阿斯顿马丁的首席工程师,暗示苹果的可能是推出高端汽车。

前特斯拉机械工程经理大卫尼尔森,前高级动力总成测试工程师约翰·爱尔兰,前特斯拉招聘人员劳伦·奇米尼拉,也相继加入苹果公司。

但绝不仅仅是特斯拉被挖。电池公司A123,英伟达,MissionMotors,Here地图,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及众多主机厂,都是苹果挖人的对象。

在规模端,屈指可数的三条新闻就已证明Titan团队超乎外界想象的极速扩张。

2014年,“目前已组成数百人的研究团队”。

2016年,库克“叫停”造车项目的烟雾弹时,“千人团队将转向专攻自动驾驶技术”。

2018年7月7?日,跳槽小鹏汽车的苹果前员工张晓浪因涉嫌窃密,被FBI逮捕。而在随后的司法程序中,苹果被迫提供了相关部门的员工数量,“整体员工13.5万人,专攻汽车相关业务的研发人员5000人”。

数百、千人、5000人,几何倍增长的团队规模,再次印证着苹果对造车业务的认真。

第三,专利积累。

即便再怎么藏着掖着,iCar的秘密也会被必须公开的专利申请信息泄露出去。

仅仅2020年一年,苹果便已申请成功近百项汽车相关专利。多了不列,就简单拿出来三个例子:

1、“乘员安全系统”:在车辆碰撞时,避免车内面对面乘坐的两名乘客相撞的系统。

2、“车窗调节系统”:乘员可调节车窗的颜色、反射率,亦可调整其进入“雾面”模式。

3、“自动对准充电设备”:车辆可自行靠近充电桩,桩车进入对接状态完全智能自动化。

惊艳度极高的专利多如牛毛,这也让iCar的值得期待指数高高在上。只期待众多已经申报专利成功的黑科技能实装率高一点,再高一点!

第四,路测数据。

只要想实现自动驾驶,路测数据的原始积累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

苹果虽然没有实车,却早已将自动驾驶车辆驶上道路。

根据2017年苹果获得美国路测自动驾驶牌照后当地媒体曝光的照片来看,代替苹果上路的是雷克萨斯RX450h,其车队规模时有扩张。在近期的报道中,苹果路测车队中已有70辆车。

根据去年曝光的数据来看,苹果的成绩是路测总里程达到7544英里(约合1.2万公里),70辆路测车辆的MPD(Miles?Per?Disengagement,衡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驾驶水平”最直观的指标)为117.88英里(约合189.7公里)。

当然,受制于尚未批量交付商品实车用于积累路测数据,苹果或许与头部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路测长度勉强持平,但MPD水准远远落后于Waymo等技术大牛,路测长度也只有特斯拉百万分之一。

第五,进化能力。

数据积累落后,但苹果毕竟是软件迭代和系统生态的始祖,OTA概念不也是汽车圈集体从手机界“偷师”来的神技吗?

所以,iCar的数字化功能中,最值得期待的当属其进化能力。

或许,在iCar发布后,此前更偏向于系统和生态更迭的春季发布会和WWDC将会拥有更高关注度(某种意义上系统迭代相当于汽车的年型款更新);而苹果公司最看重的第一季度财报也将不再重度依赖于新款iPhone产品的市场表现;另外,iCar版块的加入,也必将让每年苹果秋季发布会的时长加倍,且重头戏发生偏移。

不可否认,业界对苹果产品迭代进化实力出众的认知是一致的,而此等优势从电子产品无缝移植至汽车产品中已成定论,这也是苹果在推出第一款汽车产品时就直接拥有强悍品牌力的重要基石。

把戴森造车熬黄了,把贾跃亭熬成老赖了,把Titan项目总负责人都给熬退休了,苹果造车是有多能熬啊——当然,苹果造车有多能熬,就有多么值得期待!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尽快把iCar实车请到《白话EV》来做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357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进口奔驰e260双门轿跑 奔驰e260进口双门轿跑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