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问界m5 问界汽车和蓝电是哪个公司的

2024-11-15 汽车知识
【摘要】:问界(AITO)是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根据企查查查询得知,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31.06亿元,AITO问界核心研发投入累计已超120亿元

问界(AITO)是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根据企查查查询得知,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31.06亿元,AITO问界核心研发投入累计已超120亿元。主要产品包括AITO问界系列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蓝电新能源汽车、瑞驰电动商用车、风光SUV等。公司拥有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依据工业4.0标准及工业互联网要求打造的赛力斯智慧工厂以数字化为核心,用先进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及制造工艺流程,以实时在线的响应方式,快速精准地进行规模化定制生产。工厂执行严格的品控标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生产,以高水平智能制造实力为高质量交付赋能。公司整车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与全球ICT领先企业华为开创了联合业务深度跨界融合的先河,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核心技术、产品及渠道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的AITO问界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深受市场和用户欢迎。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宁德时代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新能源汽车交付提供有力保障。公司深刻践行“一切为了用户,超级奋斗,拥抱改变,诚信可靠,价值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软件定义汽车、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理念,由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追求绿色低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公益捐赠、抗疫救灾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活动,为实现“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品牌企业”的愿景而努力前进。

继昨日华为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后,据新浪汽车报道,问界门店在今日开始拆除所有“华为”相关字样的宣传物料,华为方面已确认此事属实,该决定由汽车BU CEO余承东亲自下达。在昨日的内部公告中,华为CEO任正非对华为标志在汽车的设计露出上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华为/HUAWEI ”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此外,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昨日也针对华为造车这一事表示:有些个人、部门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这些事情在查处过程中,华为三十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利用。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我们在这次的文件中也对品牌的问题也进行了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我们会对所有的旗舰店,物料做出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回归定位来。华为的战略没有变化,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增量部件供应量。

今日,有华为门店的工作员工向媒体透露:已收到总部通知,早班同事已经拆除了HUAWEI相关标识。“车没有变化,但是销售的话术中不能提及华为汽车了,我们被通知要注意这个事项。”此外,其它问界门店员工也透露,门店已接到华为方面发的通知,要求4月1日开始拆除所有相关华为字样的宣传物料,而且平时宣传话语中也不能再叫“华为问界”了,但还是可以叫“问界”。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余承东在2020年11月25日任正非发表的明确华为不造车帖子下方留言表示:“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同时,还强调:“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从余承东的语气来看,可以感觉到明显的无奈。

近段时间以来,问界系列汽车的品牌在多个官方社交平台发文宣传时,多次用到带有HUAWEI的标语。3月8日,AITO汽车在官方微博发布“妇女节宣传海报”,其中海报内容使用了“HUAWEI问界”全新标语,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文表示:“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据了解,早前AITO问界一直用的都是“AITO”的LOGO,从未有过使用华为标识的先例,这也是再次引发华为是否已主导问界汽车的猜测。华为方面则回应称:有误读部分。这一举措仅为突出华为长期深度赋能AITO问界品牌,华为与赛力斯长期深度合作没有变化,未来双方会继续联手推出更多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3月8日问界发布一条关于妇女节宣传海报微博,并配文表示:“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随后,华为官方转发了该条内容。这举动也引发了业界猜疑,华为是否已主导问界汽车。对此,赛力斯回应表示:“公司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及合作模式均没有发生变化。双方进一步深化联合业务合作,未来将推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华为表示:“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帮助车企卖好车,在帮助车企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赛力斯是与华为合作最早、合作最深的车企。双方已于今年2月签署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还将进一步推进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出行体验,引领汽车产业智能化新时代。”

相关资料显示:华为在2019年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并设15个二级部门,其中有智能驾驶产品部、MDC 产品部、智能车控产品部、智能车云产品部、智能驾驶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等。在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后,关于华为造车的话题一直都没有消停,2020年华为发布有效期为3年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明确表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同时还指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随着华为与赛力斯业务合作快速发展,外加早前华为发布的不造车的3年期限即将到来,自然关于华为造车的话题再次涌起。此次发布不造车的决议,官方表示:是为避免问界被外界错误的理解为“华为造车”才发布的。问界生态汽车商业模式、合作策略不会改变。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对此表示,华为内部发布了EMT集体决策,重申不造车。华为所有文件的最长有效期是5年。5年之后我们会再发个5年,10年后再发个5年文件。

在华为重申“不造车”的同时,赛力斯作为其智选车合作的伙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鱼 30日,全新品牌“蓝电”首款车型——蓝电E5上市,售价13.99-15.19万元。据了解,蓝电汽车是重庆赛力斯蓝电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公司由东风小康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蓝电汽车将建设独立的销售网络,独立运行。

从目前来看,或许不造车对现阶段的华为来看是比较符合现状的。毕竟造车需要具备造车资质,而汽车资金投入巨大,回本期还漫长。对于正处在寒冬的华为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据官方透露,自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来,已累计投入约206亿元,研发人员高达7000人。2022年,华为在汽车业务相关的研发支出超103亿元。而其次业务收入方面与支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20.77亿元,占华为6423亿元的总营收的0.3%。

本文来自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无关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375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凯美瑞汽车大灯 凯美瑞汽车大灯标志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