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知识正文

上海大众斯柯达最新款 上海大众斯柯达汽车价格表

2024-12-05 汽车知识
【摘要】:斯柯达明锐作为上汽斯柯达品牌的第一款轿车,搭载直列4缸4气门TSI汽油机,汇集众多国内领先的汽车技术和装备,值得购买。斯柯达明锐新增的光导式LED日间行车灯令整

斯柯达明锐作为上汽斯柯达品牌的第一款轿车,搭载直列4缸4气门TSI汽油机,汇集众多国内领先的汽车技术和装备,值得购买。

斯柯达明锐新增的光导式LED日间行车灯令整车更显豪华感,科技感十足;双色设计悬浮式外后视镜丰富了车身的层次感;亮黑时尚鲨鱼鳍天线造型独特,体积小,时尚、动感、炫动,并能有效优化风阻,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明锐长4659mm、宽1814mm、高1460mm,轴距为2686mm,车身尺寸全面提升,其中轴距加长了108mm,驾乘空间显著提升。在储物空间上,Octia全新明锐的行李厢容积也进一步提升至590升,后排座椅折叠后更可轻松扩充至1580升,能容纳一整个双门冰箱。

斯柯达明锐搭载了大众汽车集团最新的EA211发动机,提供1.4TSI和1.6L两种动力选择,匹配大众汽车集团享誉全球的7挡DSG双离合变速箱、Tiptronic 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以及经典的5挡手动变速箱,兼具强劲动力输出和细腻的换挡表现。

扩展资料

汽车选购的细节要点:

在选购轿车前,首先应该仔细阅读相关汽车的技术数据,了解到汽车的整车尺寸、性能、配置、质量参数(主要是最大装载质量)、通过性参数等,以便衡量能否满足用车的基本需要。

汽车的配置除了一些硬件配置,如发动机、变速器、悬架等,还要注意一些与驾驶方便性及安全性有关的配置,如曲面后视镜、双安全气囊、中控门锁、ABS+EBD(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高位刹车灯、后风挡玻璃加热等,这些配置不仅体现了厂商对车主的人文关怀。

百度百科-斯柯达明锐

斯柯达明锐的基本介绍

11月6日,海外媒体报道斯柯达设计了一款可发光的安全带扣、并为此申请了专利。这样一项并不起眼的技术创新反而提醒了我,斯柯达已经很久没有见诸报道了。

很少有人知道,2020年是斯柯达品牌诞生125周年,也是斯柯达进入中国15周年。今年7月,斯柯达庆祝了在中国的第300万辆整车下线。但与如此有分量的历史和销量相比,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声量反而越来越少。

国六之后一蹶不振

2019年,斯柯达在中国销量28.2万辆,相比上一年下滑了17.3%,由于中国市场的不给力,导致斯柯达在全球市场出现了0.9%的下滑。如果不把中国市场计算在内,斯柯达在全球增长超过5%。

斯柯达在中国的贡献不仅不复当年,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拖累。这样的局面,仅仅发生在2019年吗?

早在2017年中,斯柯达才在中国纪念了200万辆整车交付的里程碑。这200万辆,斯柯达在中国花了10年时间。2017年至今,斯柯达又迅速完成了另一个100万辆的销售。斯柯达的实际市场表现,似乎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冷淡。

2017年,销售30.9万辆;

2018年,销售34.1万辆;

2019年,销售28.2万辆;

2019年斯柯达在中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下滑。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萧条是不可避免的「锅」。但是人们也发现,斯柯达在2019年上半年销量下滑了21%,落后于大盘的15.2%,在去年国六切换之前「最后的疯狂」时刻,斯柯达甚至出现了高达31%的销量缩水。

消费者敏锐的发现,当整个市场经历着降价促销优惠的时候,斯柯达曾经最受认可的「性价比」优势便不被认可了。2019年3月,为了配合国家的增值税下调政策,斯柯达曾经有过一次官方的价格下调,幅度在4000-15000元不等,而在建议零售价之外,经销商还会额外提供现金优惠,借此契机尽可能清库存。在此之前,斯柯达的库存系数已经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有人曾说,「国五」切换「国六」是一些车企的生死劫。这句话用在斯柯达上尤为贴切,一方面国六之前品牌降价清库存无法很好地推进,另一方面国六之后新车价格无法再有回升空间。当性价比不再、保值率与品牌口碑下滑,斯柯达很难再满足到那些预算收紧又挑剔的消费者。

经历了2019年的低迷之后,2020年选择斯柯达的人越来越少,今年前9个月,斯柯达在中国的销量只有不到10?万辆,平均下来每个月销量刚刚破万。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今年斯柯达的同比降幅将拉大到40%以上。

上汽大众斯柯达,无奈的回归

今年10月,斯柯达在中国市场有过一次更名,从「上汽斯柯达」改为「上汽大众斯柯达」,关于这一变化,外界有不同的解读。

从官方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品牌再出发、再调整。早在2005年大众集团将斯柯达引入中国,正是放在了上海大众品牌之下,以「上海大众斯柯达」的名字推出市场。

依托当时最受中国消费者认可的上海大众,这个从欧洲原汁原味引进过来的品牌,得以在最快的时间让中国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因为上海大众的光环与扶持,斯柯达入华不到五年,中国市场便成为了斯柯达在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

将斯柯达放在上海大众体系,是一种有效策略:一方面,斯柯达需要借助「与大众同根同源、共线生产」这样的宣传方式来让消费者认可斯柯达的产品素质;另一方面也需要用「价格略低于大众、新技术投入略快于大众」来形成差别,强化斯柯达品牌在中国的性价比优势。因为上海大众的有意为之,斯柯达车型一度有了「更便宜的大众」、「懂大众的都买了斯柯达」的口碑,以此成功扩大销量。

然而,与上汽大众的微妙关系扶持了斯柯达,也耽误了斯柯达。早在2016年,斯柯达每款车型的尾标就已经不是「上汽大众」、而是「上汽斯柯达」了,但直到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仍然需要为斯柯达的「独立」作解释。

事实上,绝大多数购买斯柯达的消费者都清楚它与上汽大众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购买斯柯达正是因为它与上汽大众的关系。只不过,斯柯达并不希望消费者形成这样的观念:斯柯达希望能树立一个单独的合资品牌形象,以略低于大众的姿态,与二线合资品牌展开竞争,而不是作为上汽大众的子品牌(类似于一汽大众的捷达),在自主品牌的阵营里分食。

但斯柯达也明白,在中国市场除了那几个强势的日系、德系和美国品牌,其他海外品牌向来很难独自生存,斯柯达如此,二次入华失败的西雅特更是如此。于是,在今年4月上汽大众的沟通会上强调过斯柯达品牌独立之后,9月底北京车展上,人们发现斯柯达再次启用了「上海大众斯柯达」的名称。

外界并不认为「上汽大众斯柯达」的回归是一种重新出发,过去几年「上汽斯柯达」始终无法为自己找到清晰的位置,而在日后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斯柯达也无力独自面对,只能选择再次与上汽大众捆绑。

这次回归的意义早已不同于2005年的合体,斯柯达与上汽大众一荣俱荣,也一损俱损。今年,上汽大众持续受到帕萨特的影响,在经历「十连跌」之后,上汽大众前十个月的销量与去年相比已经下滑了24%。比如刚刚过去的十月,当整个汽车市场回暖,上汽大众成为了销量前十里唯一同比下滑的品牌。

如今的上汽大众在帕萨特后口碑崩盘,加上SUV系列竞争力不足、受一汽大众和日系品牌压制、朗逸销冠地位不保,诸多问题造成了上汽大众如今的局面。如此一来,长期依附上汽大众的斯柯达危机更大,当消费者不愿意选择上汽大众,它们更不会考虑廉价版上汽大众。

官降无利于品牌再出发

今年4月,借着斯柯达125周年的庆祝活动,斯柯达在中国进行了一次价格调整,全系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下调至7.79-24.79万元,整体降幅1500元到24500元不等。

在汽车市场整体主调「品牌向上」的当下,斯柯达选择全系官降,对品牌的伤害不言而喻。针对全系官降的决定,上汽大众的解释倒是很诚实:这次官降不是短暂的市场营销行为,而是斯柯达品牌重新定位的第一步。

那么,官降之后的斯柯达,又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目前斯柯达轿车类包括昕动、昕锐、明锐系列和速派,调整后价格范围在7.79-22.99万元,SUV类包括柯米克系列、柯珞克和柯迪亚克系列,调整后价格范围8.99-24.79万元。

以入门车型昕动/昕锐为例,今年2月上市的2020款车型售价在7.84-11.14元之间,其中昕动最低配1.5L手动标准版为8.14万元,昕锐最低配1.5L手动标准版为7.84万元,官降之后两款车型入门价均为7.79万元。

表面上看,斯柯达官降之后把门槛放在了8万元以内,对自己在这个市场的位置更加谦虚。但如果往回看看此前的斯柯达昕锐/昕动,会发现它在过去几年每次改款都在下探最低价,2019款昕锐7.19万元起、2018款昕锐7.69万元起,2019款的昕动入门款甚至低至6.99万元。

到了今年初上市2020款,斯柯达其实已经对这两款入门车型进行了门槛提升,去掉1.5L手动入门版、以1.5L手动标准版作为最低配,使得全系车型起售价在7.84万元,而对比2019款的1.5L手动标准版,2020款售价也提高了1500元。

2020款昕锐/昕动官降前价格

官方指导价的调整,更多的是体现品牌对自己市场定位的理解。今年斯柯达用了全新价格体系,入门紧凑级轿车价格进入8万元以内,仍旧维持在合资品牌的水平,只是,同样以入门紧凑级车的价格来看,斯柯达昕锐的门槛已经低于现代悦动、雪佛兰科沃兹等同级产品。

按照上汽大众的说法,官降之后斯柯达与大众的车型价格会有更明显的区隔,由此更能突出斯柯达在同级别竞品中的性价比优势。而基于斯柯达与上汽大众在品牌、车型研发、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关系,官降之后的斯柯达价格仍然高于捷达品牌。斯柯达并不认为官降是要进入自主品牌的价格阵地。

想法很合理,但市场反响并不热烈。今年4月公布了价格调整之后,斯柯达品牌月销量仍在一万辆上下波动,只在「金九银十」随大环境增长到了月销近两万辆,但与去年12月相比仍然下滑严重。而且,即便斯柯达对全系价格进行了官降调整,但受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终端降价影响,调整后的价格并不能让消费者产生很明显的感知。如今昕动/昕锐入门款的经销商报价仍低至7万元以内。

主力车型尚且如此,斯柯达全系就更难受惠于此次的全新价格体系了。比如在需求最旺盛、机会最多的中型SUV市场,柯迪亚克今年以来月销均在2000辆以下,随着品牌一起走下坡,存在感越来越低。

雅斯顿小结

当一个品牌选择全系官降,并将其作为品牌重新出发的第一步,那么品牌再向上就更难了。可能对于斯柯达或者上汽大众来说,斯柯达的任务并不是向上,只是向下尽可能多卖一些车,为上汽大众的体量作贡献。

如今看来,这样的想法也不容易实现,斯柯达是在夹缝中生存,但缝隙越来越小、竞争者越来越多。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斯柯达明锐是什么品牌,什么车?

新浪汽车讯 2007年6月6日,上海大众斯柯达首款国产车型Octia明锐正式上市。TSI涡轮

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Tiptronic 6档手自一体变速箱、大众PQ35平台和以激光焊接为代表的顶尖制造工艺等,不仅使Octia明锐在技术、性能和品质上超越了竞争对手,而且使其成为此级别中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超越国际同步原型车的国产车。

如果说到外形设计,斯柯达明锐绝对在紧凑型车中自成一派。大多数车型的设计都是向着流畅时尚的方向发展,而明锐走的却非此道。有些复古的样子使得明锐的风格更加鲜明,成熟稳重的姿态很容易被30岁以上的用户认可,这也使其目标客户群不至于和同平台的速腾过多重叠。

大众中国董事长范安德博士、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等领导参加了上市庆典。陈志鑫公布了Octia明锐两个排量四款车型的价格:1.8L TSI手自一体逸尊版18.59万元,1.8L TSI手自一体逸仕版16.69万元,2.0手自一体逸仕版15.19万元,2.0手动逸仕版13.99万元。明锐又增加了1.4L TSI车型,但是售价有点偏高。

这款斯柯达明锐有以下几种颜色:

深黑糖果白

蓝精灵,这种颜色在上海卖的很好

红香料

反射银

铂金灰

香槟金

影像蓝

还有一个09款的新色:釉彩蓝

现场进行了体现明锐特色与定位的舞蹈表演

与此同时,陈志鑫还宣布,Octia明锐1.6L车型将于今年下半年择机上市。预售参考价格从12.8万元起。

在谈到Octia明锐的产品定位时,陈志鑫说:“超越同级别所有竞争对手不是我们的目标,因为Octia明锐基于大众全球领先的PQ35平台,这个A级车平台至今仍然是全球所有同级别竞争对手追赶的对象。在引进Octia明锐之初,上海大众为其设立了一个更高的标准:不仅要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在原型车上增加相应的人性化设计和配置,而且要在技术、性能和品质上超越原型车。为此,我们为Octia明锐匹配了大众全新的TSI高性能发动机,并用了对车身刚性、车辆运动性和操控性乃至外观品质相当重要的高成本激光焊接工艺,这在欧洲的Octia上是没有的。这标志着上海大众对同步引进车型的二次开发已不仅限于车身外观和内饰的改进,而是已经深入到了提高原车型基本性能和品质的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一款领先于国际同步车型的国产车,而且无需让消费者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

Octia明锐是上海大众全新品牌斯柯达的首款战略车型,其原型车Octia是多项国际大奖的得主,在汽车标准最高、用户要求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德国市场上,Octia是单一进口车型的销量冠军。实现国产后,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制造工艺和其他多项在同级轿车中独有的配置,使Octia明锐成为目前国内中高级汽车市场最具实力的车型。

斯柯达明锐,源自大众最新的PQ35平台,代表世界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顶尖工艺的德国造车基因、出色的底盘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全车信息控制网络为明锐提供了最佳的性能保证,同时德系车的品质在明锐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上海大众朗逸 这车到底好吗?

据我了解明锐是斯柯达品牌主打国内A级车市场的车型,也是斯柯达品牌于2007年引入中国的首款战略车型,通俗点说,就是很多中国消费者就是从明锐这款车开始熟知斯柯达品牌的,然后也慢慢知道了他的百年历史文化,以及带有深厚波西米亚文化的精湛手工艺和强大的造车实力。

在一进入中国市场后,Octia明锐车型就得到了车主们的广泛好评。且不说不到4年,便拥有20万的车主用户,据说超过20%的老顾客推荐购买率的数据,确实也证明了明锐车型的品质。

2010年,斯柯达新明锐正式上市,在造型设计、动力、配置、安全等方面均有全新呈现。设计更加精致隽雅且融入更多动感与力量的新元素;动力强劲,满足消费者全面的操控需求,车型搭载了1.6L、1.4T、1.8T、2.0L发动机,匹配了5挡手动变速箱、Tiptronic 6挡手自一体和7挡DSG双离合三款变速箱(所谓大手笔啊);周全的配置,丰富的内饰搭配更另新明锐整体感觉焕然一新。

如果说到明锐车型,就不得不提明锐GreenLine绿动版。GreenLine绿动技术是斯柯达品牌的核心技术,以绿色环保为理念,以更少油耗更环保行车为目标,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呈现给消费者不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购买斯柯达GreenLine车型,而且目前几乎所有的斯柯达车型都有GreenLine绿动版,不以牺牲强劲动力与驾驶乐趣为前提的降低油耗是大家选择其的最重要原因。而作为率先引进国内市场的首个斯柯达汽车GreenLine家族成员,明锐GreenLine绿动版也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欧洲的百年品牌在中国的产品线。

据说2011年上海车展斯柯达推出了明锐Green E Line电动概念车(当然这个目前还没有卖),这应该是斯柯达品牌史上首款电动概念车,强劲的蓄电能力与长距离的续航里程,也足以证明了斯柯达在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对环保事业所作的不懈努力,这也是他们品牌一贯的特点。

最后的最后为了回答更周全一些,干脆在简单介绍下斯柯达品牌好了,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捷克品牌,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拥有精湛的手工艺和强大的生产技术。曾是欧洲王公贵族的指定座驾呢!斯柯达品牌来中国以后,销量年年涨啊,很受国内广大车主的关注与青睐的。

斯柯达和大众哪个好

批评,恐怕有很多人会感觉难以接受,至少心里会有那么点不舒服。但是忠言逆耳,只能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自身才能够进步。

人们常说“人无完人”,一样的道理“车无完车”,任何优秀的车型都有其自身的缺点。汽车探索作为专业的汽车媒体,我们有责任告诉您这些缺点,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那些不合理,不厚道我们有义务去揭露。

因此,“汽车批评”这个栏目诞生了,我们希望通过此栏目,一能够对您购车有一定的帮助,二能够督促厂家改进缺点,仅此而已。

酝酿已久的上海大众朗逸终于上市了,价格还算合理:11.28-14.98万元,不过如果以伊兰特悦动和别克凯越做竞争对手来说,价格上确实没什么优势(伊兰特悦动:9.98-12.98万元,别克凯越:10.38-14.98万元),也许因为它是大众就应该贵一点吧……

相关新闻: 上海大众朗逸上市 售价11.28-14.98万元

而我们今天批评的并不是朗逸的价格,而是从车型,营销,定位等方面。作为上海大众的战略车型,朗逸到底有几斤几两呢?下面,汽车探索为您做详细分析:

车型技术:朗逸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

既然朗逸是上海大众的战略车型,那么它自然应该有一些过人之处。不过很失望,除了自动挡车型配备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我们似乎找不到其他可说的地方。

朗逸诞生于落后的PQ34平台

首先朗逸是出自大众上一代A级车的PQ34平台(同样出自这一平台的有一汽大众的宝来和高尔夫),在国内即使是出自更先进的PQ35平台的速腾和明锐也已经上市好几年了。平台的概念也许有一些朋友不太明白,说简单点就是:更新的平台在技术上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所以,出自PQ34这个落后的平台的朗逸很难让我们看到上海大众的诚意。

PQ34平台上的宝来和高尔夫

除了平台落后之外,朗逸的搭载的发动机又当如何呢?目前朗逸共有1.6L和2.0L两种排量的发动机选择。1.6L发动机和Polo是一样的,而2.0L发动机则和斯柯达明锐的发动机相同,只不过在细节的调校上略有不同。这两款发动机真的不能让我们和先进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1.6和2.0的发动机也已使用多年

车身参数朗逸 1.6朗逸 2.0

发动机描述1.6直列4缸发动机2.0直列4缸发动机

排气量(ml)1598

最大功率[KW(PS)/rpm]77(105)/500088(120)/5000

最大扭矩(N.m/rpm)155/3800180/3750

了解大众的朋友肯定知道,大众现在的汽油发动机已经全面直喷化,在欧洲1.4FSI、1.6FSI都是有的。而中国呢,还在使用这种古董级的发动机,是在说不过去了。从数据上看,朗逸这款2.0L的发动机甚至还不如一些1.8L的发动机。

朗逸的2.0L发动机对比其他几款车型的1.8L发动机:

发动机参数朗逸 2.0伊兰特悦动 1.8凯越 1.8福克斯 1.8卡罗拉 1.8

发动机描述2.0直列4缸发动机1.8升直列四缸DOHC发动机1.8升Twin-Tec直列4缸发动机1.8升直列4缸Duratec-HE发动机1.8升直列4缸双VVT-i发动机

排气量(ml)1795179917981798

最大功率[KW(PS)/rpm]88(120)/500096(130)/600088(120)/600091(124)/6000100(136)/6000

最大扭矩(N.m/rpm)180/3750162/4600158/4400161/4000175/4400

朗逸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新意

构成汽车的三大核心已经有两个是老技术,这又何以谈的上是新车型呢?也许朗逸唯一的亮点就是外形设计,这确实也能吸引一部分用户的眼球。但是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对于技术的先进与否肯定会更在意。

生产目的:无紧凑型车可产 上海大众只能以旧充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朗逸并不能算作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那么上海大众为何费心费力的设计出这样一款并不先进的车型呢?

大众在中国投产的众多车型中,从早期的捷达和已经停产的四代高尔夫,到宝来再到速腾,几乎全部的紧凑型车都落在了一汽大众手中,上海大众下有畅销的Polo,上有经典的桑塔纳和帕萨特,却始终缺少一款能够撑门面的紧凑型车,斯柯达品牌下的明锐虽然出自上海大众,但是仍然无法填补大众品牌的缺陷。所以上海大众急需要一款紧凑型车。

上海大众只有斯柯达品牌的明锐一款紧凑型车

但是,纵观大众的车型,已经没有紧凑型车给上海大众生产了,所以朗逸的诞生实属是无奈之举。虽然上海大众参与了朗逸的设计过程,但是仅仅是外观方面有所突破,其核心部分基本无任何改进。车内的绝大部分配件都是现成的,这也可以很好的控制朗逸的成本。

朗逸的部件都是现有车型上的

宣传营销:“国际首发”有名无实,预定3万辆太离谱

从4月的北京车展首次亮相开始,上海大众便一直高调的宣传朗逸这款新车,如果去过北京车展现场的话,您可能还会记得展馆外巨幅的朗逸宣传广告,当时打出的口号正是“全球首发”。

朗逸在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

亮相时的广告上赫然写着“全球首发”

如果从字面理解,朗逸叫做“全球首发”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全球其他市场并没有这款车。按照这个理论来说,中华的骏捷FRV,比亚迪F6,江淮宾悦等等民族品牌车也可以叫“全球首发”了,但是人家却没有这么说。

真正能够称的上全球首发的车型其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车型是全球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销售才可以。像今年北京车展,称的上全球首发的有奥迪Q5,奔驰GLK等等。

朗逸的外形专门为中国人设计

其实朗逸是上海大众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一款车型,在其他国家销售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称之为“全球首发”,是在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

而在25日的上市现场,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先生称:朗逸已经获得了3万辆有效订单。估计现场的记者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心里都在想:“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我们不否认大众品牌在中国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一没见到车,二不知道价格配置,就有3万个消费者订车?消费者恐怕还没傻到这个地步吧。

可以肯定,这又是一个厂家惯用的营销技巧,利用国人的从众心里,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拿消费者当傻子!

市场定位:桑塔纳的后补车型

其实上海大众心里很明白,朗逸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填补上海大众紧凑型轿车的空缺,而是又更深的用意。虽然现在桑塔纳仍然很畅销,但是终究会被市场淘汰。万一到了那一天,朗逸把价格降一下,正好可以接桑塔纳的班,所以朗逸实在没有必要用什么先进技术。怎么说,也比桑塔纳先进多了,您说是这个理不……

编后语:

做了如此多的分析,想必消费者已经对朗逸以及上海大众的“良苦用心”有了充分的了解。至于您如何选择,那是您的事了。但是我们还要说:在现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所有厂家都拿出自身最新最好的技术,希望能够抢占市场。而上海大众却反其道而行,难道中国的消费者就只能享受人家10年前的技术吗?当然不是,您可以选择其他够实在的品牌。

来源:汽车探索

大众和斯柯达那个品牌好呢?作为一个有二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对这个问题可以明确的回答你,肯定是大众好,为什么这么说,08年至15年的时候,基本上重庆这边还能经常看见斯柯达这个品牌的车,那时候销量比较好的就是斯柯达明锐这款车,可是,现在重庆这边,已经很少看见斯柯达这个品牌的车了,这个品牌的车,口碑玩砸了,斯柯达和大众表面上同是德系车,斯柯达其实是个捷克车,只是被德国大众控股之后成为大众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而斯柯达刚由上汽大众引入中国时,因为有德系车的光环加持,刚开始销量还行,可是消费者买了这个车之后发现,虽然大毛病没有,可是小毛病不断,维修率高,对这个车评价都不怎么好,所以现在,都快绝迹了。

斯柯达的车虽然是德系车,却和大众等其他德系车完全不同,它大多都是用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一点却颇有日系车的风格,而大众的发动机则是带涡轮增压的,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零百加速上明显要优于自然吸气,所以斯柯达这个车它的零百加速不如大众,而在油耗上,也只是和大众同类型车打个平手,并没有太大的突出点。

下列表一中,对大众和斯柯达两款比较常见的车型做性能对比说明。

接下来的总表里对两个品牌的主要车型信息和的价位做一个对比,让小伙伴们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大众和斯柯达。

接下来我对两个品牌进行详细解读,相信小伙伴们看完之后,就能明白大众和斯柯达两者的区别和不同点。

一、大众

(一)一汽大众

1.一汽大众的主要车型有宝来、揽境、探岳、探歌、CC、迈腾、速腾、高尔夫、探影,主要价位在8万至20万左右,面向的潜在客户就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使用,属于经济型车辆,经济型车辆主要具备的特点就是,安全可靠,发动机质量好经久耐用,油耗低,日常维护保养简单方便,而这些元素在一汽大众的这些车型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一汽大众公司简介

一汽大众是由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和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大型轿车合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91年,总部在长春。

看了以上介绍小伙伴们肯定还是有点懵,到底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什么公司,其实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标志性品牌就是解放、红旗,就是平时我们看到大马路上跑来跑去的解放牌汽车,那就是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

(二)上汽大众

1.上汽大众主要车型有:途昂、途观、途铠、途岳、朗逸、辉昂、帕萨特、凌度、朗逸启航、桑塔纳、Polo等车型,价位在8万至三十万区间,其中不乏大家熟知的车型,特别是桑塔纳,基本上是很多出租车公司的主力军,比如帕萨特的用户大多都是做点小生意的人,或者是跑工地的,因其底盘高动力好,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油耗也相对其他越野车要低。所以深受经济型用车人士的青睐。

2.上汽大众公司简介

上汽大众是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属于中德合资企业,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上海,虽然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生产的车辆都是大众的车标,其实两者区别很大,

上汽通常也称呼为中国上海汽车制造上市公司,上汽最早制造的汽车叫做凤凰牌汽车。

二、斯柯达

(一)、斯柯达

1、主要车型有:明锐PRO、速派、明锐、昕锐、全新柯迪亚克、全新柯迪亚克GT、柯珞克、柯米克、柯米克GT,等车型价位在10万至20万区间。

2、斯柯达简介

斯柯达是德国大众汽车旗下的一个品牌之一,创立于1895年,在2006年的时候斯柯达明锐这款车在上汽大众正式投产,这也就是为何在08年至15年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明锐这款车的缘故,在这之后又相继投产了其他车型。

其实斯柯达原本是捷克的一个汽车公司,在1991年被德国大众集团购买了其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就这样成为了大众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看了以上的介绍你也就能明白为何斯柯达和大众同是德系车区别怎么却就这么大的缘故了。

上面对斯柯达和大众做了简单的介绍,下面从两个品牌销量比较高的车型中各抽取一个进行详细对比介绍,以帮助小伙伴们了解两个品牌。

一、大众

1.对比车型

大众速腾

2.车辆参数价位

车型:速腾

所属品牌:大众

生产厂商:一汽大众

车身重量:1410 kg?

参考价格12.99 万元(-19.29(万元))

轴 距:2731 mm?

车型尺寸:长4.753米/宽1.800米/高1.462 米

行李箱容积:553 升?

油 耗:5.6 L/100km?

油箱容积:50L?

发动机类型:涡轮增压/直列四缸16气阀电控燃油缸内直接喷射

座位数:5?

最高时速:200 km/h

座位材质:真皮座椅

加速时间:8.7 秒(百公里加速)?

驱动方式:前轮驱动

燃油形式:汽油(推荐95号,可用92号、98号)

级 别:A+级

排量:1.2T、1.4T?

3.优缺点

优点是经济省油,适合平时上班代步,家庭使用,这个车型我开,也就五毛钱一公里的油耗,很划算,这个车皮实耐用,秉承了德系车发动机好的优点。

二、斯柯达

1.对比型号

明锐

2.车辆参数价位

官方指导价:11万起

车身尺寸:长:4.390米,宽:1.781米,高:1.606米

轴距:2.610米

行李箱容积:(L)463-1510

整备质量:(kg)1305

油箱容积:(L)52.8

发动机排量:(L)1.498

发动机型式:1.5升直列4缸16气门电喷汽油机(自然吸气)

驱动方式:前驱

额定功率/转速:(kW/rpm)82/6100

最大扭矩/转速:(Nm/rpm)145/4000

变速箱型式:6挡手自一体

90km/h等速油耗:(L/100km)5.1

综合工况油耗:(L/100km)6.00---6.9升

零百加速:(s,0-100km/h)13.8秒

最高车速(km/h)178

3.优缺点

在以上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斯柯达明锐的零百加速确实是不敢恭维,起步肉,这就不说,性能还不如同是自然吸气的日系车。而在油耗上也没有突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省油的优点。

而从性价比来讲,斯柯达的价格并不比大众便宜。

大众和斯柯达相比较,大众不管是在性能还是用户口碑上都胜过斯柯达,斯柯达表面上是德系车,其实是个捷克车,综合性能还不及同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日系车耐用省油。

小伙伴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并把你的观点分享出来,以便让更多小伙伴们了解大众和斯柯达。

本文链接:http://www.wacan.cn/qczs/408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果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上一篇:原装进口宝马7系 进口宝马7系哪里生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汽车百科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